環保細分板塊今年以來不斷掀起諸多投資主題,其中最突出的亮點之一當屬前景備受市場看好的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垃圾發電行業企業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持續良好,優勢企業在手訂單充裕,顯示出行業良好的發展現狀。未來,在政策持續支持下,垃圾發電市場前景有望繼續激情燃燒。
據了解,近幾年來,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提升顯著。據統計,2005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占85%,而焚燒處理不足10%;2011年,填埋處理占比降至77%,焚燒處理占比則增至20%,焚燒處理能力是2005年的近3倍,達到9.4萬噸/日。
進入“十二五”,國家對于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扶持正在加碼、政策紅利不斷。在“十二五”規劃的配套政策中,垃圾焚燒處理及焚燒發電相關產業更是被納入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范疇。2012年,國家相繼出臺兩項發電價格政策推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發展,并明確指出: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
垃圾發電產業的高速發展空間和高利潤率回報吸引企業競相涉足該領域。據統計,當前我國垃圾焚燒比例在15%-20%之間,焚燒處理能力是2005年的近3倍,達到9.4萬噸/日,但與“十二五”規劃的全國35%以上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政府對環境治理及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日益重視,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而垃圾焚燒發電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效果顯著,適合我國現階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要求和形勢。隨著垃圾回收、處理、運輸、綜合利用等各環節技術不斷發展,垃圾發電方式很有可能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技術之一。
我國自1985年在深圳建立垃圾焚燒發電廠以來,全國大中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向雨后春等般的出現并投入運行,在江蘇,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1000噸/日垃圾焚燒發電廠就有十多家。
據統計,我國目前建成、在建和正在審批的垃圾發電廠有140多座。當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領域迎來了大規模投資建設的時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進入市場化的全面發展階段,上市公司、外資、民營資本等多方投資主體積極活躍于這個產業。目前國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普遍采用BOT的模式,初始投資大,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足夠的能力進入。在跑馬圈地階段,融資擴張成為企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