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電產業期盼政策救市 “大躍進”曾帶來產能過剩

時間:2013-11-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王駿公開表態,希望在2~3年時間內基本解決廣受業內深惡的“棄風限電”問題。風電裝備低價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我國風電行業走入了發展低谷,多家企業虧損連連。

產業上游虧損競爭,下游“棄風限電”消化不良

在新能源發展中,我國風電行業成績不菲。國家電網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2年,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內風電裝機年均增長76%,年發電量年均增長85%。2013年風電預計將成為我國第三大主力電源。

然而,在高速發展10年后,風電行業遇到了發展瓶頸:設備制造產能過剩、資源被跑馬圈地、棄風限電現象嚴重、并網問題待解。特別是在2011年歐美“雙反”打擊和風電裝備低價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我國風電行業走入了發展低谷,多家企業虧損連連。

進入2013年,風電產業收獲了一連串政策“紅包”。10月16日,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務院關于促進風能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有望于近期發布的消息點燃了市場情緒。同一時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王駿公開表態,希望在2~3年時間內基本解決廣受業內深惡的“棄風限電”問題。

風電行業能否重續輝煌,再迎春天?不少業內人說由于上下游各存“痼疾”,風電行業進退維谷。

上游:外商與技術雙重擠壓

對于行業發展“大躍進”所帶來的產能過剩,風電設備制造業并不諱言。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不含港澳臺)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96萬千瓦(12.96GW),同比下降36%,市場需求已經連續兩年呈下降態勢。而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早在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產能已達到30GW以上,4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

“我們的很多產能都是過剩的,而且還面臨著價格下行的壓力。”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坦言。他指出,造成風電設備制造產能過剩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無論是整機還是零部件設備,外國風電制造商占據了中國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第二,我國風電設備產品與先進技術還有差距,與經驗豐富的歐洲相比要落后一些,國產設備不具競爭力,開始低價競爭,甚至虧損競爭。一些風電設備制造企業試圖薄利多銷,希望通過大規模生產尋求效益,加劇了產能過剩。

“總體來說,(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目前還是處在比較困難的時期。”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黨慧告訴表示。產能過剩或將直接導致風電設備制造業的大洗牌。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風電發展報告》指出:“在經過8年的爆炸式高速增長后,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需要一個調整期。盡管產業整合一直是今年以來的主要議題,但是目前尚未看到中國市場出現真正的整合。”

下游“棄風限電”致產能利用率低

下游設備消化能力不足,是風電制造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對于風電運營商來說,風電消納問題亟待解決已是當下行業共識。《2013中國風電發展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風電場限制發電情況仍然嚴重,“棄風限電”損失電力208億千瓦時,約占上網電量的20%。

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后,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遇到了包括產能過剩在內的諸多發展瓶頸。

“棄風限電問題嚴重。”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電力投資集團負責人分析道,目前其公司在內蒙古地區風電場的產能利用率只有約17%,棄風現象十分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并網”無解,區域電網結構限制及外送通道建設滯后,“電網的輸出沒有配套,即使搞了風電三峽工程也無濟于事,送不出去,很多都浪費掉了。”該負責人表示。

除了并網,棄風限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輸出線路建設不足。根據《能源法》規定,送出線路應由當地電網建設。該公司經過與當地電網的周旋,最后的協調結果是,送出線路先由企業出錢代建。

上述負責人說,現在,除了并網問題,優良的風資源也越來越少,風機質量問題也不斷出現,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風電設備的消化。

“風能資源將被瓜分完畢。”該高管表示,目前我國風能資源較好的地方集中在內蒙古、新疆和青海地區,目前,內蒙古地區的風能資源被各企業“跑馬圈地”,已經被搶占得差不多了。

金風科技有關負責人則表示,未來中國風電市場發展的主要挑戰還包括設備質量問題。“風電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該負責人說,一臺機組20年到25年的壽命期內維護、維修成本占項目一次性投資30%~70%,所以設備的質量對運營商投資收益的影響非常大。

期待更多利好政策

上述上市公司負責人說,雖然中國風電的發展依然受制于“并網”痼疾,但國家層面對于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至關重要,《意見》仍是根本的利好因素。他表示,目前集團的主要營業收入還是來源于傳統的火電,但作為“朝陽產業”的風電,已經成為集團戰略投資方向。“只要國家政策保持穩定,我們的投資就會逐步增加,但前提是要有(條件把電)送出。”該負責人說,目前國家新能源政策的變化頻率較高,不具有穩定和延續性,對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2013年以來,風電行業的政策支持已有很多。

2月1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13風電并網和消納相關工作的通知》,試圖解決困擾業界的“并網”和“消納”問題。3月11日,《“十二五”第三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推出,成為風能設備制造商的利好消息。5月16日,《加強風電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建設的通知》出臺,劍指影響產業鏈下游的質量問題。

在業內看來,風電行業要出現根本性的好轉,還需更多政策配套支持。“包括增加電網輸送能力、風電優先上網、風電全額收購、保證風電的發電比例和穩定的電價等。”金風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