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廣東LED企業:起死回生不能靠政府

時間:2013-10-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過去幾年的LED發展基礎并不牢靠,企業本身的制造技術不過關,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企業要想持續發展,根本還是要靠市場,靠產品、渠道、管理和產業的不斷創新。

在舉行的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燈王廣場開工典禮上,幾百個坐席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座位空著。

“今年的燈飾生意很差,其中以LED最為慘淡。”參與此次典禮的一位燈飾企業老板對本報記者說,他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還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失去光輝的LED

過去幾年,LED使得很多人瞬間成為了億萬富翁。但這兩年來,廣東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型LED企業陸續倒閉。中山市古鎮鎮政府前段時間通報,當地一家規模上億元的雄記LED燈飾廠(下稱“雄記”)老板謝映雄逃匿,涉嫌合同詐騙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

雄記曾是中山LED企業迅速擴張和致富的榜樣。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進入LED行業以后,雄記經營規模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雄記去年產值高達1.5億元,而謝映雄當時投入不到10000元。

但和雄記一樣,導致這些企業倒閉的根本原因是產能的過剩所導致的無序的競爭。中國照明學會副秘書長邴樹奎對本報記者分析說,廣東LED行業技術不成熟,產品也不成熟,盲目上馬。而在企業遭遇困境時,相互之間又進行惡性的壓價競爭。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一位業內人士說,雄記一些原先賣6元的產品,倒閉前賣不到4元。

一些企業老板承認,政府過度的優惠政策以及財政補貼使得企業敢于鋌而走險,以便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財富。

廣東省財政在“十二五”期間每年投入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而根據2012年5月發布的《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廣東將率先在公共照明領域即道路、公共場所、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領域,全面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

而最為致命的是,邴樹奎說,LED企業的盲目上馬、銷售路徑的不對口,是目前中國LED行業的困境所在。一些企業對LED產品缺乏足夠了解,并不知道LED為何物。

在這種情況下,廣東省標準化院日前在廣東省LED照明標準技術聯盟年會上宣布,近期將發布并實施LED能效強制性標準。而此標準與歐盟8月發布《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內容相似,同樣在性能和可靠性兩項關鍵指標做了詳細規定。

新的標準對企業是壓力也是動力,將倒逼企業提高LED照明產品的技術。中山一些LED企業老板說,新標準會給企業增加至少兩成以上的成本。他們說。如此嚴格的技術標準,或將促使一些處于技術劣勢的企業面臨倒閉。

抱團取暖

面對LED遭遇困境時,許多人開始呼吁產業轉型升級。

燈都是這樣看待產業轉型升級的:以“城市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古鎮鎮黨委書記余錫盆稱,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里面,通過產業升級推動城市的升級,然后通過城市升級進一步促進整個產業升級。

該鎮稱,自2009年時代廣場的投入使用,古鎮家庭作坊式的夫妻店、前店后廠等經營場所逐漸被取代,世貿廣場、燈飾大廈、銀泉酒店、東方佰盛廣場等一批高端專業賣場、現代服務配套和工業現代化廠房相繼建成,使古鎮燈飾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營商時代,同時也拉大古鎮城市建設框架。

根據目前的規劃,以燈王為核心的古鎮全球照明燈飾產業綜合體,具有觀光旅游、全球展貿城、生態公園、總部基地、主題酒店、燈飾博物館6大功能。總投資85億元。

“這僅僅是硬件的轉型升級,不關癢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LED企業老板對本報記者說,“LED產業能否起死回生,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統一的標準,而不是依賴政府的支持。”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趙明稱,在過去的“十一五”時期,國家的行政手段、金融手段包括價格手段已經用到了極致,目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在于新一屆政府對于政策刺激手段有所保留,因此企業更多要靠自身內功去獲取發展。

吳長江說,過去幾年的LED發展基礎并不牢靠,企業本身的制造技術不過關,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他說,企業要想持續發展,根本還是要靠市場,靠產品、渠道、管理和產業的不斷創新。

吳長江自信的認為,經過了數年的發展,目前LED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成本也有所下降。因此,雷士將會在未來加大LED生產的投入。力爭做到雷士整個銷售額的50%以上。

而為了應對目前LED行業遭遇的寒冬,包括吳長江在內,廣東LED企業老板在上個月紛紛從全國乃至全球各個地方趕往廣州,組織一個LED行業協會,試圖從中抱團取暖。

而隨著LED行業的種種困境愈演愈烈,吳長江曾公開表示,行業整合只是時機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