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思考要不要接受一部純電動汽車,來替代自己家里那臺“吃油”的家伙,顯然你已經落后于最新的汽車發展趨勢了。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全球汽車論壇上,新能源汽車已經退下了最熱話題的寶座,自動駕駛成為新寵。在“勾勒未來:2030年的汽車”這場分論壇上,幾家全球領先的零部件企業老總討論的焦點,也都不約而同的放在了自動駕駛技術上。而近段時間一眾汽車企業也紛紛規劃出了自己的自動駕駛藍圖,推出時間則大都選定為2020年。
七年后,我們的汽車真的不再需要方向盤了嗎?
解放你的雙手雙腳
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仕凱先生乘坐著一輛無人駕駛的全新S級轎車駛向舞臺的中心。對于大多數國內媒體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賞到自動駕駛技術。雖然在科幻電影中,這早已是司空見慣的畫面,但是當它觸手可及時,人們的興奮程度絲毫不減。
在麥肯錫最近發布的一項報告中,列出了12項將對人類生活產生廣泛影響、并且2025年之前有望實現的顛覆性技術。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廣受關注的純電動汽車并不在列,而自動汽車則排名第六。看來在權威人士的研究結論中,自動駕駛顯然“更靠譜”。
總結一下汽車行業中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成果可以發現,最信心滿滿的要數電動汽車新貴特斯拉,在谷歌的幫助下,特斯拉宣稱三年內就可推出無人駕駛汽車。傳統汽車企業中,通用、日產、戴姆勒、沃爾沃和福特步調一致,都將目標鎖定為2020年前后。大眾和寶馬雖未給出明確的時間表,但是搭載相關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近期也都將推向市場。此外零部件企業中大陸集團、博世和法雷奧等企業也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研發。
雖然各家叫法不同,但是基本上自動駕駛技術被分為了三個階段: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全自動駕駛。距離最終“放開手腳”的全自動駕駛還有許多技術和法規上的難關要攻克,但是許多駕駛輔助技術,比如自動泊車、定速巡航、前方碰撞預警、盲點探測等,目前已經運用到了許多車型中。
不久的將來,坐在副駕上喝著咖啡回幾封郵件、偶爾抬頭看看路況將成為人類汽車社會的新形態。
但即便聽起來如此美好的畫面,也并非所有駕駛者的終極夢想。在美國進行的一項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接受程度調查中,大多數受訪者對于這一新技術并沒有想嘗試的意愿。
自動駕駛老年人和女性的最愛?
不久前在東京舉辦的世界智能交通系統大會上,日產汽車公司研發總裁助理山下光彥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對有生理殘疾的人士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尤為有用。”
對于老年人、殘疾人士及大多數不擅于駕駛的女性來說,自動駕駛將成為他們的福音。因此,這些人群也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最佳受眾。
而對于大多數追求駕駛樂趣的車主和年輕人群來說,讓他們的雙手離開方向盤,雙腳離開油門和剎車,安靜的坐在車廂里上網喝茶,顯然更像是一種煎熬而非樂趣。那些把汽車當成“大玩具”而并非只是運輸工具的駕駛者,會將手中的方向盤交給電腦嗎?
另一方面來看,當人們越來越依賴自動駕駛技術時,還會有多少人真的會“開車”?就像現代人離開電腦拿出紙筆會頭腦空白一樣,當自動駕駛車輛充斥我們的生活,“駕駛技術”這個詞或許將變為對車輛控制系統的評價,而不再適用于駕駛者本身。
究竟更安全還是更不安全?
自動駕駛技術被許多企業當做實現“零傷亡、零事故”的重要手段,原因就是交通事故主要是由駕駛者的注意力分散等人為原因造成,而在計算機的靈敏度和超長耐力明顯高于人類。正如通用汽車電控技術總監納迪·布爾斯博士所說,“相比人類駕駛員,半自動駕駛車輛更可靠,它們反應靈敏,‘耳朵’、‘眼睛’隨時處于工作狀態,無間斷地監測車輛周邊各種信息,能迅速判斷,不受外界干擾。”
當車輛接手了駕駛任務,駕駛者則變為了乘客,不再需要為開車不能使用手機而煩惱,可以盡情的利用車聯網系統進行娛樂、處理工作事宜,“不抬頭也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但是機器也并不能做到“零失誤”,將駕駛權完全交給車輛之后,也同時存在著系統故障和失靈的巨大風險,在這種千鈞一發的瞬間,駕駛者還能夠及時奪回控制權嗎?
在許多科幻劇中,高度智能化的機器最終奪去了人類的生活樂趣甚至生命。而從眼前來說,暴雨中能從車中順利逃脫的案例只發生在了手搖車窗上,熄火斷電后的電動車窗則將車輛變成了囚籠。
除此之外,人們討論最多的則是自動駕駛技術牽涉到的道德與法律問題。尤其是在交通狀況錯綜復雜的中國,未來交通事故如何判定顯然是極復雜的問題。
由此看來,完全自動駕駛是美好與殘酷的結合體,擁有太多的未知風險。而現階段人們更愿意看到的,則是各種不斷升級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在人類主導駕駛的過程中,更精確的給予駕駛者幫助,大大的降低交通事故的比例。
各企業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現狀與目標
整車企業類
豐田:2015年推出具體項目
10月10日,豐田發布了兩項全新安全系統:公路自動駕駛輔助和行人避讓轉向輔助。與其他公司推出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相比,豐田公司希望通過此項技術來改善駕駛者的駕駛技巧,而不是只讓駕駛者單單的坐在駕駛室中監控車輛的進行。
通用:半自動駕駛技術2020年之前投放市場
通用汽車表示預計在高速公路等汽車專用道路上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在2020年之前投放市場,并將首先用于凱迪拉克品牌,之后可能進一步配備通用汽車旗下其他品牌車型。通用汽車將控制半自動駕駛車輛的智能系統稱之為“超級巡航系統”(SuperCruisesystem)。與日產自動駕駛技術有所不同,“超級巡航系統”不會完全自動行駛,但可以在公路上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控制車輛。
日產:2020年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日產汽車首席運營官(COO)志賀俊之表示,將于2020年面向市場推出多款價格合理、節能高效的全自動駕駛汽車。目前日產已經在為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并將該技術投放于多款車型做準備。日產的目標是,在下兩代產品的換代周期內,將自動駕駛技術推廣到旗下所有系列車型上。目前,日產還正在日本國內搭建首個專門用于自動駕駛的試驗場地。
戴姆勒:2020年之前開始銷售自動駕駛車
戴姆勒計劃在2020年之前開始銷售自動駕駛車,而目前部分自動化駕駛在全新奔馳E級和S級轎車中已經實現。不久前奔馳S500INTELLIGENTDRIVE測試車從德國曼海姆市(Mannheim)出發,經過超過100公里的市郊及城市道路到達了德國另一所城市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完成了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
沃爾沃:2020年正式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沃爾沃低速堵車輔助系統將于2014年率先推向中國市場,并逐步搭載到沃爾沃所有車型。根據沃爾沃的規劃,自動駕駛的實現分駕駛輔助階段、部分自動化、高度自動化和完全自動化四個階段。李書福表示:沃爾沃將在2020年正式推出無人駕駛的汽車,實現沃爾沃車主零傷亡。
福特:自動駕駛汽車將于十年后面世
福特正在研制一款自動駕駛汽車,但未來十年不太可能大批量上市銷售。自動駕駛汽車概念是許多人所期望的,福特公司已研究多年,現已具有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泊車功能,未來將陸續引入更多的自動功能。預計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于十年后面世。
特斯拉:未來3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今年5月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CEO艾倫?穆斯克透露,公司正在同谷歌對話,考慮將谷歌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技術用于旗下車型。穆斯克認為無人駕駛技術是汽車合乎邏輯的發展方向,這也是TESLA同谷歌討論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技術的原因,并且將該技術同航空自動導航系統相比。穆斯克表示將在未來3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大眾:半自動駕駛技術先行
2011年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其研發的臨時自動駕駛系統。在駕駛員監控下,配備了該系統的汽車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最高時速達130公里的半自動駕駛。今年八月,大眾宣布未來將致力于新的“零死亡愿景”安全倡議,將努力消除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死亡率。大眾沒有給出“零死亡愿景”規劃的全部細節,但表示現階段正在開發新型駕駛員輔助系統,將有助于駕駛和停車。自動駕駛將被納入該技術體系中。
寶馬:聯手大陸集團共同打造
寶馬的自動駕駛還未能實現全自動,還需要司機適時提供輔助駕駛。所以,寶馬評價自己是“高度自動無人駕駛”,而非全自動駕駛。寶馬認為目前階段,最理想的“自動駕駛”的情況就是,“汽車能夠隨時從車主手里接管駕車任務,比如車主需要打電話時。”今年早些時候寶馬集團宣布與供應商大陸集團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共同開發駕駛員輔助系統。
零部件企業類
大陸集團:2025年打造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2013年1月,大陸和寶馬簽訂了協議,將聯合開發電子自動駕駛系統,能夠支持高度自動化的駕駛操作。預計項目將從2013年初開始,至2014年年底結束。當前,超過1,300名研發工作人員正在為大陸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目的是2025年開始起打造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博世: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
博世是第一家獲得德國政府允許在高速公路上實驗無人駕駛的汽車公司。博世認為要做到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未來會將一些延伸技術用于現在的產品,而避免追尾和行人受傷的產品則很快會運用到新車型上。
法雷奧:攜手賽峰共同研發
法雷奧日前宣布同法國賽峰集團(SafranGroup)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共同展開研究。法雷奧表示,其與賽峰集團將為此次技術聯盟貢獻出各自擅長領域中的相關技術,從而加快人-機-環境界面與自動化領域技術的研發進度,使法國在汽車、軍用車輛及飛機方面的輔助與自動駕駛領域占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