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3D打印產業化之路 走向主流市場

時間:2013-10-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組織研究制定增材制造技術路線圖、增材制造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推動完善增材制造技術規范與標準制訂,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3D打印技術持續發展,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已有走出小眾空間向主流市場擴散的勢頭。統計表明2011年全球產值1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4。3D打印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我國,隨著3D打印技術在桌面級機器領域的逐漸成熟和應用,2013年民用市場有望迅速崛起。

3D打印技術正日益受到全球許多國家的重視,3D打印產業也成為“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之一。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的教授大衛·柏瑞爾說,2012年奧巴馬總統針對美國制造業提出了一系列發展方案,將3D打印列為11項重要技術之一,并聯合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制造商,建立了國家增材制造研究所,引進大量人才從事研發生產工作。

據統計,增材制造技術誕生25年以來,增材制造設備和服務平均年增長率27%,2011年全球產值1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4%。

3D打印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大衛·柏瑞爾認為,目前3D打印占全球制造業市場極為微小,其產業鏈從最初的原材料處理、設備制造直到最后的打印應用與服務,即使只有一小部分消費品通過3D打印的方式來制造,這也將是一個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在我國,隨著3D打印技術在桌面級機器領域的逐漸成熟和應用,2013年民用市場有望迅速崛起。有關專家預計,隨著社會關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發展,整個產業將迎來量的飛躍,并首先帶動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的發展。

如今3D打印主要應用于兩大領域,一是工程類制造,二是民用發展。在工程類制造方面,一方面是應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的重要零部件生產,這些部件生產要求高,傳統工藝往往無法達到或者成本過高。另一方面是用于工程制造的小批量或者單件產品生產,相對于批量生產擁有巨大的成本優勢,材質以金屬為主。

3D打印技術持續發展,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已有走出小眾空間向主流市場擴散的勢頭。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打印出的成品將占產品生產總量的50%。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已經先行發力。據悉,我國首個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武漢東湖高新區,目前武漢市發改委等部門針對3D打印產業,正在摸底調查,擬著手編制規劃并予以扶持培育。東莞則將3D打印寫入了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對此,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曾表示,為加快推動我國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近期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組織研究制定增材制造技術路線圖、增材制造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推動完善增材制造技術規范與標準制訂,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蘇波同時要求,加大財稅政策引導力度。加大對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的專項財稅政策。同時,要適時籌建增材制造行業組織,積極組織行業力量開展產業政策研究,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