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發展智慧醫療,也就是將物聯網技術用于醫療領域,將是未來醫療產業發展趨勢。
由于國內公共醫療管理系統的不完善,醫療成本高、渠道少、覆蓋面低等問題困擾著大眾民生。尤其以“效率較低的醫療體系、質量欠佳的醫療服務、看病難且貴的就醫現狀”為代表的醫療問題為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等問題都是由于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機制不全等原因導致,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使患者用較短的等療時間、支付基本的醫療費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優質的診療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智慧醫療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慧醫療正在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當然智能醫療是個泛概念,從大的方面說,有醫院的信息化(包括電子病歷、電子處方、電子化流程、電子查房等)、醫療信息的互聯網化、藥劑醫療設備的物聯網化(藥品/血液/器械等RFID管理等)、遠程健康監護乃至遠程醫療等,應該說,前三類領域已經發展得相當迅猛甚至可謂成熟,而第四類卻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是發展智慧醫療,也就是將物聯網技術用于醫療領域,借助數字化、可視化模式,進行生命體征采集與健康監測,將有限的醫療資源讓更多人共享,是符合當前的“4P”醫學模式要求的。特別是在疾病預防和個性化醫療兩個方面,智慧醫療扮演了重要角色。
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大趨勢是從治療走向預防,而預防的基礎是掌握個人的健康信息。從現有的預防手段上看,人們預防疾病的措施還局限在完善飲食、規律生活和適當娛樂等基本手段,更高層次的實時監測血壓、心跳等都不是他們自己能做到的。
在智慧醫療中,各種無線傳感儀可以把測量數據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傳送到專用的監護儀器或者各種通信終端上,如PC、手機、PDA、專用的信息采集端等,醫生可以隨時了解被監護病人或者跟蹤研究人群的病情和生理狀況,進行及時處理統計,還可以應用無線傳感網絡長時間地收集人的生理數據,用于個性化的診斷、治療乃至新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