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廣高效電機,但推廣力度還需加大。在市場經濟下,目光短視的企業都在縮減成本進行采購,這與高效電機價格較高成為一對矛盾。因此,高效電機的推廣還需要政者,關注成本多于關注效率,高效電機效益難以向下游環節傳導,因此市場呈現“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可見,國家雖然將高效電機打入市場,已有五年之久。但是高效電機并未完全融入到市場里,大有尤抱琵琶半遮面之感。高效電機的可節約電能1300-2300億度,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那為何高效電機緣難以成為用戶手中的香餑餑?
電機一般作為中堅產品,主要為風機、水泵、壓縮機等主機配套,而機械設備配套商中大多數主機企業和項目建設大部分不是最終使用。受研發投入大制造成本高等因素影響,高效節能電機價格居高不下、市場售價比普通電機一般高出20%,部分甚至超過50%,導致許多投資者產生“節能不省錢”的思想。
電機銷售面向三類客戶,即終端用戶,代理商和設備配套商。其產品用量所占比例分別為,終端用戶占5%,代理商約占15%,下游產業的機械設備配套商占80%.由此可見,高效電機能否最終被市場接受,機械設備配套商的態度最為關鍵。高效電機的價格較高,市場情況不理想,使得生產廠家較少,造成用戶對高效電機的認知度不夠,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對此,早在2012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研究確定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該政策措施的實施表明國家支持高效節能電機的發展,從而提振電機生產商和消費者的信心。嚴格能評、提高準入將完善能效標準,有利于中小型節能高效電機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針對中小型節能高效電機的類似支持措施還有很多。這足以說明:其一,顯示中國對提高電機效率的高度重視;其二,中小型節能高效電機在中國目前使用較少,另外,好的中小型節能高效電機主要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此外,國內企業大多因為制作中小型節能高效電機的材料費用過高而“望而卻步”。這需要國家加大對國內電機制造企業的扶持,令國產產品盡快形成市場競爭力。
如今發改委網站2013年9月24日消息,發改委日前發布通知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做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電機推廣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擬于近期開展第5批高效電機推廣目錄評審工作。
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做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電機推廣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擬于近期開展第5批高效電機推廣目錄評審工作。現請你們組織推薦高效節能電機推廣目錄。
高效電機的產品范圍、推廣產品及企業條件應滿足《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的通知》(財建[2010]232號)要求。低壓三相異步電機的能源效率需達到《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8613-2012)中能效等級2級及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