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低壓電力電纜產品方面,受到市場發展的影響,未來中低壓電力電纜產品的需求將逐漸降低,化解線纜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需要嚴肅產業限制類政策的執行,對節能降耗、綠色制造等設立產業入門門檻和動態調整,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凈化行業發展環境。
當前國內電力電纜行業的產業鏈發展相對完善,但對于單個企業來講,產業鏈的建設卻十分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競爭力的提高與發展。因此,加強產業鏈建設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之一。在產業鏈投資方面,首先要考慮上游供給來源以及下游需求市場的分布,一面企業建立生產基地與上下游相互聯系,其次,了解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情況,選擇自建、合建等方式來建設上下游,以便達到完善自身產業鏈的建設。最后,還要了解上下游產業的相關政策,是否對上下游產業的進入有一定的限制政策等。在中低壓電力電纜產品方面,受到市場發展的影響,未來中低壓電力電纜產品的需求將逐漸降低。
專家表示化解線纜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需要嚴肅產業限制類政策的執行,對節能降耗、綠色制造等設立產業入門門檻和動態調整,強制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對產品質量長期不到位,或質量違法的企業強令退出市場。
除此之外,業內產業改革發展主流則是通過各種途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基點。
在國內和國外市場開發難度都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成本控制是目前最有效的競爭手段。我們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這一系列的環節都做了嚴格控制,在保證優質產品的同時把產品成本降下來,從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潤。
一直以來,中國的纜業都是以銅作為電纜芯的原材料,但中國的銅資源并不多,而且最近銅價上漲,導致一些電纜企業出現了壓縮原材料的制作電纜,使得本就質量不過硬的電纜更加不合格,根本無法跟一些大品牌和國外的電纜去競爭。所以如果不降低銅的價格,中國的電線電纜行業發展是難以實現的。由此可見,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不但是電纜生產企業提高利潤率的關鍵,更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
對此,有線纜業內人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上述企業這種單純地削減成本的做法并不是都能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因為降低成本一般的做法都會考慮降低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或檔次;或者減少單一部品的物料投入;或者考慮降低工藝過程的工價,從而達到削減成本的目的。這樣是十分危險的,不僅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企業勞力資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
雖然高成本的確會對原本以低成本競爭為核心的電線電纜產業帶來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從積極的一面看,高成本促使我們反思,過去的發展模式中的粗放成分現在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抓住這個時機,高成本很可能成為我們真正轉變增長方式的有效刺激因素。
回顧以往的低價競爭,可以發現不少線纜企業的功夫往往用在低端產品上,產品類同化嚴重,優不勝,劣不汰,阻礙線纜行業整體提升。特別在國內線纜市場上,由于線纜行業長期低成本競爭,大多數線纜企業都依靠降低產品價格爭奪市場,把利潤降到最低限度,出現線纜產品價格低、附價值低、利潤低等嚴重后果,線纜企業因此缺乏持續發展的支撐,無法進步,線纜行業也無法提升。
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下,中國線纜企業必須在繼續保持成本優勢的基礎上,兼顧其他競爭優勢的培育,從過去機會型的發展逐步向能力型的企業轉變。只有基于成熟組織能力的發展,才能夠提高對于資源的獲取能力和使用效率,才能夠提高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從根本上解決面臨的危機。這種成熟的組織能力,要求線纜企業真正能夠建立規范系統的管理模式,以長期發展為導向,兼顧多個競爭要素的平衡,以系統的視角進行決策。并通過在線纜產業鏈內延伸投資,增強產業資源掌控實力;或形成產業聯盟,提高對用戶的議價能力;加大線纜產品創新研發投入,提高線纜產品附加值;提高質量標準,進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能;形成以品牌為核心的營銷體系,關注最終用戶需求,不斷創新營銷手段,使中國線纜制造企業走向更高層次的競爭模式,真正培育出長久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