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信部提高“光伏門檻” 多晶硅產業鏈整合“慘烈”

時間:2013-09-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未來,多晶硅的破產重組還將繼續,預計現有的五六十家多晶硅企業,將有90%的被淘汰出局,最終形成五六個多晶硅企業集團。

近日,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在生產布局與項目設立、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等多個方面劃定門檻,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光伏制造行業管理,規范產業發展秩序,加快推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

《規范條件》對光伏制造企業按產品類型在產能方面設定了準入標準: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硅錠年產能不低于1000噸;硅棒年產能不低于1000噸;硅片年產能不低于5000萬片;晶硅電池年產能不低于200MWp(兆瓦);晶硅電池組件年產能不低于200MWp;薄膜電池組件年產能不低于50MWp。

《規范條件》還明確規定了對現有及新建企業及項目產品需滿足的生產條件以及光伏制造項目能耗、水耗的指標,其廢氣、廢水排放應符合國家和地方大氣及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及項目,其產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稅和國內應用扶持等政策支持。

隨著《規范條件》的出臺,加上先前的政策鋪墊和技術手段支持,光伏行業新一輪整合大潮開啟。

《2013-2017年中國多晶硅行業供需形勢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光伏組件的產能和產量占全球60%,多晶硅產能和產量占全球40%,產能過剩明顯。同時,由于歐美雙反及全球需求趨緩,靠低價競爭占領市場的出口模式已走不下去。

業內表示,光伏行業若要徹底走出低迷期,兼并重組、行業整合不可避免。

在國內,多晶硅行業的產業鏈整合顯得格外“慘烈”。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業的開工率非常低。全國2.8萬噸的產能中,有2.2萬噸在江蘇中能生產,一個企業占了行業近80%的產能,大多企業幾乎是“半死不活”。

9月20日,我國宣布對美國開征反補貼稅,韓、德兩大多晶硅巨頭“幸免于難”,中國多晶硅企業恐難有“好日子”。

韓國OCI和德國瓦克公司為世界前十大多晶硅生產商,分別將90%和60%以上的多晶硅輸往中國,極大壓低了多晶硅進口價格,85%以上的企業面臨淘汰,行業陷入困境。

未來,多晶硅的破產重組還將繼續,預計現有的五六十家多晶硅企業,將有90%的被淘汰出局,最終形成五六個多晶硅企業集團。

專家認為,此次《規范條件》出臺,給光伏行業的規范化管理擰緊了螺絲釘,企業將各憑本事,爭取進入“白名單”,必然給行業帶來一段陣痛期。此外,除了行業自身調整中的陣痛,還要警惕外來威脅可能引發的“外傷感染”。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光伏內憂外患,行業的整合要疏堵結合,一手抓規范,一手給指引。

雖然我國在歐美傳統市場受挫,但憑借中歐價格承諾及對美的反制措施,仍保留了在傳統市場上的基礎份額。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組件在新興市場的增幅明顯,對日本、印度、非洲的綜合增速達20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