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就是“能夠感知外界變化,并將其進行物理量化的轉換裝置”。換句話說,任何與外界交互的裝置,都可以稱為傳感器,人的眼耳口鼻皮膚是傳感器、電腦的鍵盤鼠標攝像頭也是傳感器。而在智能手機上,廣義的傳感器器包括觸摸屏攝像頭麥克風,而一般我們說的傳感器則是指三軸陀螺儀、加速傳感器、距離感應器、光敏感應器、指紋識別等,大部分都是在感知外界的運動情況變化的。
由于傳感器在體積和靈敏度上的不斷進化,使得我們現在可以用手機做很多事情。加速傳感器可以檢測震動、三軸陀螺儀可以感知旋轉角度、光敏感應器可以感知光線變化,甚至攝像頭可以檢查膚質、觸摸屏可以掃描指紋、麥克風可以分析情緒等。有了傳感器,電子設備變得真正智能起來,它可以感知外界的環境變化,包括運動情況、光線、空氣、地理位置、溫度等,而這些功能加以應用,便可以做出很多自動化的事情。
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傳感器并不是其主要功用。真正能發揮傳感器能力的,則是在正在興起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尤其是在運動健康領域。不管是現在已有的可穿戴設備,還是未來會不斷出現的產品,大部分產品既然可穿戴,自然會加入各種傳感器來監測身體變化情況,包括動作、心跳、生物電、聲音等,這些一系列的動態數據,又能推測出各種身體成分變化等。
IHSiSuppli日前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受蘋果公司在其iPhone和iPad中運用加速度計技術的推動,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運動傳感器設備市場有望在未來五年增長近一倍。
預計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運動傳感器技術的全球收入將于2015年增至21億美元(2011年這一數字僅為11億美元)。運動傳感器的產品種類眾多,包括微機電系統(MEMS)加速度計、微機電系統陀螺儀、電子羅盤/3軸磁強計和微機電系統壓力傳感器。
據預測,2013年至2015年兩年之間,MEMS傳感器市場的需求量將持續兩位數的增長率,2015年該領域收入將達到22.1億美元。到那時,超過60億的移動傳感器將在移動手機及平板電腦中被發貨。MEMS傳感器銷量增長將在2016年開始放緩,最后趨于穩定。
這種增長將會靠智能手機占領移動市場和MEMS傳感器在具體應用中漸漸普及來帶動,Robin說。在MEMS傳感器產品組合中,陀螺儀和麥克風的收益在較短的時間即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是集成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壓力傳感器則用于垂直定位,而RFMEMS用于改善多頻、多協議的性能。IMU在單一封裝中結合了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有時還加入本地處理的性能。硅薄膜揚聲器如果要獲得廣泛應用,還需要幾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