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我國的發展已有長達30余年的歷史,中國PLC市場規模從2006年的44.3億元發展到2012年的79億元,隨著“十二五”提升裝備自動化的提出,業內預計PLC市場將處于持續增長狀態,2013年市場規模有望達90億元。如此規模,使得中國PLC市場早已成為各自動化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PLC市場早已成為各大自動化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我國應用的PLC,幾乎涵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品牌,稱其為群雄逐鹿,一點也不為過。但這些品牌在行業上都有各自的范圍。大中型集控系統采用歐美PLC居多,比如西門子、羅克韋爾自動化等;小型控制系統、機床、設備單體自動化及OEM產品采用日本的PLC居多,三菱、歐姆龍等。歐美PLC在網絡和軟件方面具有優勢,而日本PLC在靈活性和價位方面占優勢。近年來國產及中國臺灣PLC品牌憑借良好的性價比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也大多主要應用在小型控制系統。
當前我國工業領域的能源消耗占中國總能源消耗的51%,其中OEM行業占9%,而各種機器則必須至少提高效率達6%,才能達到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節能目標,與高能耗相對應的還有極低的利潤值。如此窘境令中國OEM廠商迫切需要提高機械的自動化水平,來改變現在的市場格局。PLC作為典型控制產品,自然成為了OEM提高機械自動化水平的重要工具。OEM市場也成為PLC產品的重點應用市場,其中紡織、包裝及機床在PLC市場中占有較大比重。然而,OEM市場主要使用的是小型及微型PLC,使用大型PLC的比例幾乎為零。所以,長久以來,日系、國產及中國臺灣品牌一直占據OEM市場的主流。但從2012年開始,我們開始發現,一些原本主要傾力項目型市場,以大中型PLC為主要產品的廠商也開始將目光鎖定在OEM市場。
2012年,羅克韋爾自動化推出與ControLogix系列產品一脈相承的CompactLogix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不僅具有靈活性高、開發時間短、簡便易用的特點,而且其簡化的功能、緊湊型的設計使其將羅克韋爾自動化集成架構的優勢擴展到中、小型應用,為OEM客戶提供最優選擇。
無獨有偶,2013年,施耐德電氣隆重推出“睿易”系列,特別針對中國OEM客戶在自動化生產及成本投入方面的核心價值訴求,具備性能卓越、可靠安全、簡單應用與高性價比等協同優勢。"睿易"系列包含可編程控制器、變頻器、運動控制、人機界面等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暖通空調、電梯、包裝等行業的普遍認可。OEM是否會成為下一個PLC的競爭高地?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