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ocusEnergy公司發布了最新一代智能電表——LGate120and320,可使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用戶和資產管理方更加便捷地采集、監測并分析住宅及輕型商業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數據。
與LocusEnergy的網絡版SolarOS監測平臺,這款最新的電表可使太陽能發電系統運營商可有效地收集數據,從而發現并解決故障,進行資產優化并保證發電性能。
就在日前,可進行光伏監測的蜂窩插電式電表已主要用于公用事業電表,主要是監測耗電量和需求量,而非滿足光伏產業的需求。
重慶將會轉型服務制造
一些重大的煤制油、污水處理、電站工程項目和中國發電廠規模的不斷擴大,都將是川儀下一步發展的機遇。
未來戰略發展規劃
首先,面對流程工業的傳感器及高端智能化儀器儀表及成套裝置,實現市場化并替代進口,將對高精度硅基壓力器、差壓檢驗傳感器、變送電、高性能超聲波、高參數智能控制閥等產品進行重點發展。
其次,面向環保領域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裝備,主要是面向工業污水和城鄉生活污水綜合治理、大氣監測及延期排放監測等市場。主要發展產品包括在線氣體、水質成分監測傳感器及智能分析儀器等。
另外,重慶川儀還會在面向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輕軌等領域智能裝備進行發展,主要發展產品包括軌道交通戰場系統,站場安全門、屏蔽門等。
現階段我國的國產光譜儀器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國產光譜儀器同質化嚴重、用戶對國產儀器認可度不高、儀器可靠性與進口優秀產品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低價競爭導致的利潤下降、進口品牌推出中低端產品加大國產儀器的競爭壓力等問題,2013年8月16日-1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的第五期“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暨光譜儀器問題點與對策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此次沙龍得到了廣大業內人士的積極響應,國內外上游零部件廠家相關人員、整機制造廠家研發人員、業內資深專家及儀器用戶代表等60多人參加此次沙龍。沙龍特別邀請了光譜儀器及關鍵部件資深研發專家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究員楊嘯濤、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主任陳江韓、天津大學教授趙友全、島津公司高級工程師段彥倉等作報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劉長寬致辭,介紹了“科學儀器發展高層沙龍”的開展情況。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文玉主持會議。
楊嘯濤指出,“光譜儀器的進步與周邊技術的發展二者密不可分,創新需要從跟蹤外圍技術開始,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光譜儀器中。”并舉例介紹了原子吸收光譜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事例,如1983年通過計算機技術首次將石墨爐信號在顯示屏上顯示;2004年德國耶拿公司推出高能量氙燈、高分辨光學系統、固態檢測器的連續光源原子吸收;2011年珀金埃爾默將光纖引入原子吸收光譜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