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父母心”,對于醫生來說,爭取一分鐘時間就可能挽救一條生命。將無線網絡例如WLAN或者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技術應用于醫療行業,將能夠提升醫院的醫護能力,使醫生提高對病人的確診效率。無線技術為醫生爭取了時間,也就意味著為每一個患者爭取著生命。
在今天的醫療行業,醫師隨時、及時訪問數據的過程中,任何效率低下的環節都可能令患者在生與死之間逆轉,也導致醫療成本增加和治療質量的下降。以前,醫院的通信基礎結構由有線網絡和位于不同位置的臺式機組成。這樣的系統是以醫院的工作方式為出發點建立的,因此在為患者提供及時準確服務、降低就醫成本和加強患者滿意度方面存在局限性。例如,將記錄在紙介質上的信息轉換到系統中并不方便,辨認醫生不同的筆跡和手動鍵入信息會延誤醫師獲得急診信息的時間,還有可能出現錯誤,導致對患者更加不利的醫療事故發生。利用無線網絡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共同選擇。
MEMS傳感器和致動器等元件,是推動消費類保健設備朝向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動力。磁力計、壓力傳感器、動作傳感器、方向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話筒傳感器等各類傳感器正普遍適用于醫療保健設備。除傳感功能外,傳感器還能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直接的智能操作功能和無縫的人機互動功能。
致動器可用于設計醫用微型連續輸注裝置。創新的致動器技術,能同時進行多項快速簡單的分子診斷測試,用于發現流感、生物危害、食源性致病菌和肺結核。
除微控制器與MEMS元件外,無線通信技術高度發展也是讓醫療保健智能化的關鍵因素。從短距離超低功耗RFID,到高速寬頻的無線區域網路(Wi-Fi),無線通信的靈活性提高了醫療電子產品的多功能性。檢測青光眼的智能型隱形眼鏡若內置一個尺寸特別小的微型傳感器和一個微型處理器,再把資料記錄器做成一個像項煉掛墜一樣的小物件,即可讓智能隱形眼鏡把測量資料發送到資料記錄器,藉此實現移動醫療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