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網站披露《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文件要求在2015年前把環保產業打造成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并重申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87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據業界測算,“十二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元,相關上市公司可獲得先機。
垃圾處理問題已成為全球越來越多快速發展的大都市面臨的問題。傳統垃圾填埋方式早已不堪重負,不僅占用大片土地,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已成為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難點、新挑戰,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公眾的極大關注。垃圾焚燒發電以其“變廢為寶”、減少土地占用量等諸多優勢,逐漸成為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
日本是全球焚燒垃圾比例最高的國家,80%的生活通過焚燒法處理,甚至有些垃圾焚燒站就建在繁華的市中心。在日本,距離皇宮10公里內就有7家垃圾焚燒廠。
在奧地利維也納,垃圾焚燒廠就建在警察總署隔壁,旁邊還有大型商場,該垃圾廠采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廢氣凈化處理技術。垃圾經高溫焚燒后,產生的廢氣再進行多次分解,成為符合環保標準的氣體,焚燒后的殘渣大部分用于制造建筑材料。說明這是一個潔凈無污染的行業。
垃圾發電在我國也并不是新生產物,早在1988年,深圳就從國外引進并建成了國內第一家垃圾發電廠。到2015年,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廠將增加384座。目前,全球垃圾焚燒發電廠已達400余家,其中德國78家,美國近400家。
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多以BOT模式開展,該模式對投資方的資本實力有較高要求,也因此提高行業進入門檻,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并使投資項目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資本實力較強,有望在這一輪行業大發展中搶得先機。
桑德環境是國內固廢處理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近年來發力城市垃圾處理項目,2012年以來相繼簽下7個垃圾發電項目,7月份公司公告擬參與印尼萬隆的垃圾處理項目。公司在2012年末配股融資18.5億元資金,在年初又提出30億元債券融資計劃,充足的資金儲備是連續簽訂垃圾發電項目的堅實保障。
燃控科技已經成功簽約數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公司近期表示,由公司投資建設的諸城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抓緊建設,預計在2013年底投產。
雪迪龍公司成功研制出垃圾焚燒煙氣監測系統,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必不可少的安裝設備。在剛剛公布的半年報中,公司表示垃圾焚燒煙氣監測產品2012年增長緩慢,不過隨著2013年國家投入的逐漸增加,預計該項業務在未來長期內仍會有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