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發生老板“跑路”事件
近日,一直以生產低端LED照明為主,在古鎮還頗有“名氣”的古鎮雄記燈飾廠老板被爆忽然蒸發,300多名員工工資未發,款項約100萬元。更慘的是雄記燈飾廠的數十家供貨商,據了解,他們被該廠老板謝映雄以空頭支票詐騙的票款多達上千萬元。粗略統計發現,被古鎮鎮綜治辦登記在冊的38家供貨商中,僅24家供貨商被騙貨款就達1605.9萬元。票款甚至多達約4000萬元。據了解,這些空頭支票全部來自中國建設銀行河源新市分理處,部分支票的出票日期竟是未來幾個月。
事實上,去年深圳也發生過不止一家LED企業老板“跑路”的事件。LED行業緣何頻頻發生老板“跑路”事件?
據調查,目前LED行業內,中小企業技術低端、競爭激烈、融資渠道狹窄,生產企業、供貨商、客戶三者之間糾纏于“連環債”的現象較為普遍,
為企業脆弱的資金鏈條埋下隱患。
目前LED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許多企業即便不懂技術,也可以靠組裝LED部件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目前許多企業都集中在低端市場,重量不重品質的LED產品越來越多,大概90%的企業都在打價格戰。
過剩產能引發企業之間惡性價格戰,使LED行業下游企業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利潤自然也被攤薄。目前LED行業的毛利率僅在20%左右,而凈利潤不到5%。
如今,一旦有哪個行業賺錢,很多資金就會涌入這個行業,最后的結果是整個行業出現過剩,隨后就是行業洗牌。而在洗牌過程中,“連環債”會不斷上演,因為之前大家都認為整個行業沒有太大風險,賒銷賒購現象較多,而如今行業陷入危機時,問題就發生了。
對于一家中小型LED企業來說,用一款低價產品來吸引客戶,這種戰略是可行的,但關鍵是不要全部產品都低價,要做就做1—2種,但是產品質量也要保證,退貨不能太多,否則就會虧本。在客戶圍攏過來后,怎么辦?就做性價比高的產品和品質好的產品,這樣低價戰略才有可行性。但當LED天花燈銷售得很好的時候,很多客戶聚攏在身邊,雄記卻無法保障到質量和性價比,延續之前低端產品的低價戰略,甚至有客戶開出了較高的價格,他卻依然給了原來質量不好的產品忽悠客戶,所以客戶就不干了。由于口碑相傳,一個客戶傳一個客戶,2萬家客戶的數量不增反減,今年縮減的速度還特別的快。客戶數量不斷地減少,就是因為產品不斷地出問題。
多方利益受損的結局,行業頻繁洗牌
LED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眾多企業都在利好消息的大潮中沖昏了頭腦,不針對用戶需求,只是拼命想把價格一降再降,使得企業最終不堪價格重負,只能跑路。在照明的歷史舞臺上,節能燈逐漸的替代了白熾燈,而LED的出現則讓人們慣性的認為LED照明即將取代節能燈與白熾燈,但也許卻忽略了一個問題,LED照明產品是否只是一個替代品?
在消費過程中,莫名其妙的技術參數和相對模糊的體驗引導阻擋了我們的選擇,使得節能燈和LED照明產品在消費者中沒有了任何差別在這種體驗下,產品價格就決定了購買行為,當然客戶是不會為模糊的體驗付出太多價值的,這種失敗的結果輸出就是“價格太高”。
論只是“果”而非“因”,“因”是我們沒有設計與高價格相匹配的消費體驗,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告訴客戶一個充分的購買理由。其實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著這種情況的發生,如前幾年的奶粉事件,使得近些年來奶粉代購火爆,價格居高不下;又如塑造了時尚概念的蘋果手機,雖然價格在同領產品中一直價格偏高,但依然能夠在新品上市時銷售一空,這也說明了一款產品的銷售不只是決定于價格。
針對用戶需求,才能使LED照明行業發展
能夠針對用戶需求來開發產品的企業才會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了解用戶需求,擴大增值體驗,進行市場細分都是企業可以借鑒和參考的競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