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儀表的智能化程度表征著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目前的智能儀表還只是處于一個較低水平的初級智能化階段,但某些特殊工藝及應用場合則對儀表的智能化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當前的智能化理論,如:神經網絡、遺傳算法、小波理論、混沌理論等已經具備潛在的應用基礎,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必要也有能力結合具體的應用需要下大氣力開發高級智能化的儀表技術。
目前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實際應用尚未將智能儀表的功能發揮最大化,而更多的只是應用了其總體功能的半數左右,而這一應用現狀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統的總體架構忽略了諸如現場總線的技術優勢,這需要儀表廠商與用戶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加強長期合作,以短期投資促長期效益,通過建立“智能儀表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架構,確立優化的投資觀念,達成和諧共贏的目標。
目前,歐洲正進行智能儀表的大量安裝,這將推動整個歐洲大陸電氣行業的改革。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選擇了智能儀表,從而帶動了電氣儀表行業的市場和技術創新,這將對歐洲乃至全球產生巨大影響。根據最新的派克調查機構報告,到2020年,歐洲將累計安裝2.37億只智能儀表,西歐90%的電氣儀表將智能化。
研究總監EricWoods指出:“歐洲智能儀表的安裝將在未來10年里穩步推進,在2015年至2019年間將加快步伐。到2020年,智能儀表將成為整個歐洲大陸能源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由于歐洲電力設施規模較大,對于智能儀表的成本、隱私保護和安全等問題的激烈討論將不可避免。對于政府、法規制定者、設施管理者和供應商來說,當前所面臨的關鍵是為用戶建立一個展示智能儀表優勢的示范項目,以及該項目是如何達成能效目標和提高能源安全的。”
歐洲計劃到2020年實現80%的智能儀表普及率,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的實現恐怕有困難。歐盟議會的一位高級能源官員承認,智能儀表的市場普及率仍很低,尤其是在新的會員國,主要是投資方面的嚴重不足。
根據委員會能源部門國內市場的負責人JanPanek介紹,全歐洲將投入60億歐元進行300個智能儀表項目的實施。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投資:到2020年,將投資500億歐元進行2.5億智能儀表的安裝,到2030年投資4800億歐元對其余的電網系統進行升級。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依賴各個會員國如何堅定地、嚴格地進行智能儀表系統的部署。
根據最新公布的2012智能電網現狀報告,歐洲現有281個智能電網研發項目,只有90個智能儀表示范項目實施。大多數項目位于歐洲15國,位于新加入成員國境內的項目少之又少。
目前,歐洲智能儀表普及率非常低,只有15-18%的家庭使用智能儀表。報告指出,大多數智能儀表的投資依賴于分布式系統運營商(DSOs),他們主持著或支持著上述281個研發項目中的116個,他們的投資占比達到57%。
傳統的觀點認為,電力行業阻礙了能效措施的實施,包括智能儀表的部署。一些意見指出,歐洲的電力行業正積極游說反對諸如能效指令等政策,原因在于那將對他們的收入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