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高端儀器進步是儀器儀表行業發展關鍵

時間:2013-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儀器行業研發力量薄弱,大多數企業投入科研力量和經費不足,人力和財力都無法支持足夠的長期的技術創新投入。

在最近的年會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秘書長閆增序介紹了2010年國內科學測試儀器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相對萎靡的2009年相比,2010年整個儀器儀表行業的總產值達到1899億元,同比增加27%.出口呈現強勁的復蘇勢頭,達143億美元,同比增幅34%.但是貿易逆差繼續擴大,達到了歷史新高,147億美元。其中,科學儀器是逆差“大戶”,數額達94億美元,占全行業逆差的64%.而且,進口儀器基本壟斷了高端產品市場,并向中低端產品擴張。

我國的高端儀器的發展一直處在萎靡階段,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教授范世福告訴《科學時報》:“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對科學檢測、分析技術與儀器提出迫切要求,而中外產品的性能、質量現狀的明顯差距,使用戶不得不花大價錢忍痛購置進口儀器以敷急用。”我國科學測試儀器行業目前面臨的挑戰:“創新能力提升緩慢,技術來源仍是發展瓶頸,企業規模和素質制約行業的發展,高端技術仍是發達國家保持優勢的重要陣地。”

分析原因,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原有科研體系被打破,但新的體系和渠道卻沒有建立起來。老企業技術人員流失,產品老化,雖然經營方向有所改善,但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夠。而一批已經改制、運行靈活的民營企業雖然正在成為新的亮點,但多半尚未掌握先進核心技術,科研力量薄弱,創新成果鮮有能與國外大公司抗衡的。與國外在分析測試儀器領域的高投入和高回報相比,我國儀器行業研發力量薄弱,大多數企業投入科研力量和經費不足,人力和財力都無法支持足夠的長期的技術創新投入。還有就是缺乏國家支持以我國實驗室儀器生產企業為例,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僅有5家,缺乏綜合實力超過10億元的旗艦企業。外國科學儀器公司的開發投入約占銷售的10%,而我國僅占2%到3%.總體上企業自主創新成果與應用結合不多。高等院校關于儀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實用性較差,特別是研究深度和力度都不夠,所以二次開發工作量大,費用也高,造成儀器科技成果轉化比較低。

那么要如何徹底改變國產科學儀器的落后狀況,有專家分析,首先要從“人”做起。他指出:“人才缺失問題對于創新比重高、多學科交叉的儀器儀表界來說特別突出。”要在業內倡導科學的創新理念,打破在中低端技術和產品上的重復開發和生產以及低價競爭的不良局面,多參與中高端產品市場競爭。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在今年4月啟動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試點工作,也將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制,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工作。這將有利于儀器儀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