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儀器的概念
智能儀器是含有微型計算機或者微型處理器的測量儀器,擁有對數據的存儲運算邏輯判斷及自動化操作等功能。
智能全自動碳硫分析儀器與電弧爐(也可選配管式爐)配套使用,能夠快速、準確地測定鋼、鐵、合金、有色金屬、水泥、礦石、催化劑及其它材料中碳、硫兩元素的含量。南京麒麟分析儀器檢測設備是集光、機電、計算機、分析技術等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具有測量范圍寬、抗干擾能力強、功能齊全、操作簡便、分析結果準確可靠等優點,是諸多行業測定碳、硫兩元素理想的碳硫分析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智能儀器行業市場供需調查與未來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智能儀器的出現,極大地擴充了傳統儀器的應用范圍。智能儀器憑借其體積小、功能強、功耗低等優勢,迅速地在家用電器、科研單位和工業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集成了CPU、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并行和串行接口、看門狗、前置放大器甚至A/D、D/A轉換器等電路在一塊芯片上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即單片機)出現了。以單片機為主體,將計算機技術與測量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又組成了所謂的“智能化測量控制系統”,也就是智能儀器。
近20年來,在國家科技計劃資助下,我國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技術基礎。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確我們面臨的挑戰,例如,過多的智能儀器需要依賴于出口和我國科學技術壟斷的局面。
智能儀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10萬億元,同比增長8.3%。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達7660.0億元,2021年上半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達3996.5億元,同比增長25.7%。
近年來,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的發展尤為迅速。國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種多樣智能化測量控制儀表,例如,能夠自動進行差壓補償的智能節流式流量計,能夠進行程序控溫的智能多段溫度控制儀,能夠實現數字PID和各種復雜控制規律的智能式調節器,以及能夠對各種譜圖進行分析和數據處理的智能色譜儀等。
高空氣象觀測則以氣球攜帶探空儀升空探測為主,5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在中科院珠峰站科考營地升空,上面搭載著水汽穩定同位素分析儀、黑碳、甲烷、臭氧等多種分析儀器與設備,開展高空大氣環境綜合觀測。
數據顯示,我國智能控制器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36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5%。近年來,我國積極引進各種智能裝備和前沿技術,推動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智慧農業風潮席卷而來,儀器儀表來助力農業發展。
傳統的智能儀器主要在儀器技術中用了某種計算機技術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而虛擬儀器則強調在通用的計算機技術中吸收儀器技術。作為虛擬儀器核心的軟件系統具有通用性、通俗性、可視性、可擴展性和升級性,能為用戶帶來極大的利益,因此,具有傳統的智能儀器所無法比擬的應用前景和市場。
在未來,至少要當國產智能儀器行業售價達到進口儀器的1/2甚至2/3,相關儀器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應用市場不同,儀器儀表也分為民用市場、軍工航天等領域。目前,儀器儀表的進口在民用市場、科研領域渠道還比較暢通,但涉及關鍵技術比如核工業、軍事、航空航天等仍存在不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