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歐光伏價格承諾今實施 中企市場份額望超47%

時間:2013-08-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專家分析,協議的達成使中國光伏產業不確定性大大降低;有望加快技術落后的低效率光伏企業退出市場,推動國內光伏產業重組。短期內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不會逆轉,而70億瓦在歐盟市場所占份額可望高于47%。

今日起,旨在化解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實施,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記者了解到,英利、尚德、賽維、天合光能、晶科等光伏大廠均出現在了“免稅”榜單上,成為價格承諾的最大受益者。專家分析,協議的達成使中國光伏產業不確定性大大降低;有望加快技術落后的低效率光伏企業退出市場,推動國內光伏產業重組。短期內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不會逆轉,而70億瓦在歐盟市場所占份額可望高于47%。

光伏產業不確定性大大降低加速產業整合

根據歐委會發布的公告,從8月6日起,94家承諾企業按照價格承諾協議要求對歐盟出口硅片、電池、組件可免征反傾銷稅。未承諾企業對歐盟出口上述產品將被征收47.6%(非承諾的應訴企業)或67.9%(非應訴企業)的反傾銷稅。該“價格承諾”的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5日指出,經歐盟成員國一致同意,歐委會公告接受價格承諾。這意味著歐盟內部關于妥善解決中歐光伏貿易爭端方案的相關程序已經完成,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在自由貿易的最優結果無法實現情況下,這不失為一項次優選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價格承諾”協議的實施使得中歐雙方迄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得以避免走向全面攤牌,中國光伏產品在雙方協商達成的貿易安排下繼續對歐盟出口,并保持一定市場份額,產業不確定性大大降低,畢竟歐盟迄今仍然是中國光伏企業最大銷售市場。

中新網財經頻道從公開資料了解到,英利、尚德、賽維、天合光能、晶科等光伏大廠均出現在了“免稅”榜單上,成為價格承諾的最大受益者。與之相對的,沒有參與價格承諾的企業則面臨最低47.6%的高額關稅。據歐盟貿易委員卡洛•德古赫特介紹,“那些沒有參與承諾而可能面臨高額關稅的出口商占目前中國出口的30%”。

梅新育認為,此項“價格承諾”若能與國內產業重組相結合,可望加快推動國內光伏產業重組,加快技術落后的低效率光伏企業退出市場。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光伏市場又有新一輪大規模的啟動,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產業整合。

產品價格優勢短期不會逆轉 市場份額或超47%

在95家中國光伏企業與歐委會簽署的最終價格承諾中,設定的價格底線為每瓦0.56歐元,同時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每年總量不得超過70GW。對于超出年出口限額的部分將同樣征收47.6%的反傾銷稅。

有分析指出,在每瓦0.56歐元這一底線之上,價格戰將不復存在,因此客戶更愿意采購品牌廠商的產品,國內一線大廠勢必侵占小廠份額,行業兩極分化將加劇。

“此項承諾在短期內并不會逆轉中國光伏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梅新育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最后達成的最低進口價格接近7月歐洲市場的中國光伏面板現貨價,大大低于秉持保護主義立場的歐洲光伏產業聯盟所要求的0.8歐元/瓦。

雖然“價格承諾”已經簽署,但有分析人士表示,企業配額方式將成為一個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從政府角度而言,“扶優扶強”是其一貫的政策,市場配額將成為淘汰落后產能的利器,屆時的歐洲市場只會屬于少數幾個優勢企業,因此,對于國內大多數上市光伏企業而言,承諾構成的利好非常有限。

不過在梅新育看來,協議規定中國可向歐盟市場提供70億瓦光伏面板,大約相當于2012年歐盟光伏面板消費總量150億瓦的47%,這個市場份額尚可接受。

“考慮到價格承諾和關稅等導致的價格上漲很可能導致歐盟內部光伏市場需求萎縮,未來短期內的70億瓦在歐盟市場所占份額可望高于47%。”他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自從歐盟貿易委員會6月5日提出初步關稅方案以來,歐洲光伏產品需求和銷售已經明顯萎縮。

歐盟光伏雙反事件回顧

2013年6月5日:歐盟對華光伏涉案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

2013年5月28日:歐盟17成員國反對光伏雙反 價格承諾成磋商焦點

2013年5月22日:中歐光伏雙反案價格承諾首輪談判破裂

2013年5月16日:歐盟閉門磋商對華太陽能47%反傾銷關稅

2013年2月22日:歐盟醞釀對華光伏雙反增加追溯期

2012年11月8日: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

2012年10月11日:歐盟公布對華光伏反傾銷名單 6企業被強制應訴

2012年9月6日: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