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委會宣布中歐之間的光伏貿易爭端達成“友好”解決方案,據稱雙方將會以0.55—0.57歐元/瓦的價格達成共識。雖然這次談判最終艱難和解,但國內光伏企業已經有所觸動,在積極調整海外戰略。
7月27日光伏“雙反”案和解的消息傳出后,A股和港股方面都出現了光伏板塊的上漲。7月29日,A股光伏板塊逆勢上漲,截至收盤,光伏板塊指數漲1.54%。
對于“雙反”和解的消息,國內光伏龍頭企業深受鼓舞。昨天中電光伏市場部總監鐘章偉說,按照價格承諾,0.55-0.57歐/瓦的價格比原來略高10-15%,從企業來說,達成這樣的價格承諾,比起41%的懲罰性關稅是個極大利好。但是,價格提升,對中國廠商開拓海外市場還是會有一些影響,從經濟規律上看,價格上升勢必使得需求下降。7GW的配額,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數量也是下降了。去年歐盟本土市場需求是15—17GW,中國出口12GW左右,占歐盟市場的7—8成,預計明后兩年歐盟市場需求在10—12GW左右,中國按照最新配額,依然能占歐盟市場的六成左右。有配額限制,看上去似乎“不自由”,但是畢竟比征收高額關稅好多了。
他透露,為了應對這次貿易摩擦,公司對戰略進行了調整。在歐盟有三類市場——家用屋頂、工商企業、大型地面電站,其中,家用屋頂這類工程對價格提升的承受力最強,因此公司決定加大對民用市場的開拓以及積極切入終端項目市場。其次,公司已于去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建廠,該工廠今年5月底開工走上正軌,產能為300兆瓦。伊斯坦布爾地理位置優越,工廠不僅能覆蓋當地需求,還能輻射歐洲需求。
昨天,輝倫太陽能市場部經理袁全表示,0.57歐元/瓦的價格承諾高于中方最初提出的0.50歐元/瓦,低于歐盟早先提出的0.65歐元/瓦的價格,屬于折中方案。該價格高于此前中國出口歐洲組件價格。目前歐洲本地產組件成本亦在0.57歐元/瓦左右,臺灣、韓國、美國等地出口至歐洲組件平均價格只略高于此價格。在此價格承諾下,我國出口至歐洲市場的組件競爭力將無疑有一定下降。
他說,目前,輝倫主要以項目形式介入海外光伏市場,為客戶提供除組件之外的電站設計、建造甚至融資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因此此次價格承諾對于輝倫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算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