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滿足城市形象建設要求,LED光源產品在過去的幾年內不斷增加,光污染慢慢的已經成為城市的“專屬”。同時,這一原本陌生的詞匯也漸漸為人們熟知。
LED顯示屏“光污染”擾民
安慶新聞網報道,6月1日,家住懷寧縣高河鎮的王先生來電:前不久,懷寧縣高河鎮汽車站墻體上安裝了一個大型的LED顯示屏。該顯示屏夜間所發出的光線太強,嚴重影響了車輛駕駛員的行車安全,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要求顯示屏所有人減弱LED顯示屏的亮度。
LED節能燈或損害視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LED節能燈有可能對人們的視力造成損害。研究專家認為,臺燈等近距離使用的燈具盡量不要使用LED燈泡。有LED業內人士坦言:部分“山寨”企業生產LED燈具只追逐利潤,至于LED產生的“藍光”是否傷眼,目前還沒有科學定論。
貴陽整治“光污染”
貴陽市城市綜合執法支隊向媒體通報:即日起,開始為期3個月的市容市貌專項整治活動,整治主要內容是對全市主次干道違規設置的LED字幕廣告進行關停,以消除城市“光污染”現象。
據貴陽市城市綜合執法支隊應急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整治計劃是要把主次干道兩側建筑物立面上(包括門頭、陽臺等區域),違規設置或懸掛的LED電子顯示字幕廣告全部關停,不得開啟。對屢次教育不改的依法拆除,并可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有些商戶還在‘打游擊’,他們白天關、晚上開,工作日關、雙休日開,所以本次整治仍以違規LED為主。”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實行責任制,讓商戶簽責任書。
出租車LED頂燈成“光污染”源
有不少司機反應,省會出租車LED頂燈耀眼的燈光和滾動的字幕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駕駛,LED頂燈被視為夜間馬路的“光污染”。
前些日子晚上,記者在花園路看到,長長的車流中,出租車LED頂燈比比皆是,燈光奪目,不少司機抱怨說:
“我覺得那個LED屏亮度太亮了,我感覺挺刺眼的,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容易讓我看不清楚它是剎車燈還是轉向,我感覺還是把它調的低一點吧。”
的哥王師傅告訴記者,這種出租車LED頂燈上一般都打有廣告字幕,字體為黃色,可以來回滾動:
“現在鄭州出租車好幾種頂燈,第三代是LED燈前邊帶個taxi,它那是客運管理處廣告部弄的,免費的。”
“耀眼的燈光,滾動的字幕”不僅干擾了其他司機的視線,同時也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
“廣告是挺多的,有時候人都是有好奇心嘛,看見了的話前面有的話肯定會注意它一下。(這樣會不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肯定會的,也很容易追尾。”
針對司機的抱怨,的哥則回應說:“燈黃色的,不是多亮啊。那追尾,那不怪人家車啊愿他自己開車不集中啊。”
“不會太亮吧,沒事兒開車的時候沒事兒干嘛盯著那個東西呢?像我們開車一般不注意那個東西,一般都注意路況,不可能一直盯著前面滾動的廣告。”
另外,專項行動結束后,各區城管局及大隊負責長效管理,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督察檢查范圍。市民如發現違規LED字幕廣告,可撥打12319進行舉報。
LED藍光安全風波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燈具生產國。然而,最近有消息稱,醫學專家擔憂LED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害,甚至是失明.這一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大量轉發評論。
LED藍光溢出可能對視網膜造成損害?近日有檢測結果顯示,市售的部分具在異常使用狀態時的確有一定風險。被稱為第四代光源的LED燈真的不安全嗎?LED藍光溢出究竟是什么?是傷人的“潛在殺手”嗎?對此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LED藍光溢出究竟是指什么?
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LED燈具生產國之一。科技部2012年發布的《半導體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說,到2015年,LED在通用照明市場的份額要達到30%,半導體照明國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這些刺激政策,讓我國LED產業的發展奮起直追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一些醫學專家卻表示了擔憂,市場上不少LED燈具存在藍光溢出問題,日積月累,人眼視網膜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
上海市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副站長、上海市照明學會理事長俞安琪介紹,藍光是自然界一直存在的光,也是太陽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種白光光源中也必然存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處處都有“藍光”,因此將“藍光”等同于“視網膜傷害”不合常理。但是,當前市場上很多LED燈具,是通過芯片發出藍光,激發黃色的熒光粉,來調和成白光的,這也就使得白光產品藍光光譜較其他的光源來得豐富。
跨界專家"
會診"LED藍光:LED究竟安不安全?
醫學界代表:至于藍光的危害,上海五官科醫院主任醫師姜春輝提出:“通過近年來對于小白鼠的試驗,藍光對視細胞的傷害已成定論,并且深入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但俞安琪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處于密集曝輻的“富藍化”環境與常態化的環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也強調,正是因為注意到了白光LED照明產品藍光光譜較豐富的特點,才有了光生物危害的國際標準,以此提示產品應達到的安全性。
電光源界的專家:國家半導體照明應用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衛橋博士表示,藍光傷眼一說,目前還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所長張善端博士表示,藍光傷害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浴霸燈的藍光造成了西安一位嬰兒眼睛被灼傷,最終導致失明。他找出了名為《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的國家標準,有一個章節專門表述藍光危害和量化的計算方法。他說,令人遺憾的是,這只是推薦標準,對廠商并無強制作用。目前,進入LED產業幾乎沒有門檻。特別是在下游組裝燈具的廠家中,還有很多是夫妻店模式的手工作坊,根本談不上質量管控體系。業界現在激烈爭論,需不需要對LED燈具進行強制的光生物安全性檢測。
對于這些污染的問題并沒有讓LED家用照明燈具仍然沒有放緩進入家庭的腳步。為了保護孩子的眼鏡,還城市一片綠色,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市場上銷售的LED燈應明確標注是哪一類標準,哪些人應謹慎使用。同時將《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標準的性質提升為強制性,并列入照明燈具認證標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