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變頻器自動化行業中的角色演變歷程

時間:2013-07-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變頻器是從50年代后才在我國出現,最早用于膠片廠等易燃車間,采用了變頻機組實現交流調速。

據了解,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外就已誕生了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技術,不過當時的變頻器是由直流電動機-同步發電機組成的變頻機組,我國當時還沒有開發此項技術,變頻器是從50年代后才在我國出現,最早用于膠片廠等易燃車間,采用了變頻機組實現交流調速。

60年代在國際上才出現用電力電子器件組成的靜止變頻器,1963年,上海整流器廠就已研制出國內第一只可控硅。1965年,我國開始了研究可控硅變頻器。直到80年代,國內許多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積極開發GTR變頻器,后期更進一步研制了IGBT變頻器,并將技術轉讓給企業生產,但由于沒有自動化生產線而無法生產出高可靠性的變頻器。

到20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使中國國內企業開始認識到變頻器的作用,并開始嘗試使用國外的變頻器,國外的變頻器產品正式涌入中國市場,國外的變頻器產品正式涌入中國市場,如ABB、西門子、富士、三菱、安川、歐姆龍、施耐德等。此時國內也開始出現了第一批變頻器廠家,安邦信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環境下開創的,成為了中國電子工業部首批批準的變頻器生產廠家之一。

1988年日本三墾公司的第一臺低壓變頻器SVF進入中國,同時在我國銷售的富士變頻器是G5/P5,在性能和可靠性上與130G變頻器不相上下;接著臺灣的變頻器進入大陸市場。到2000年,我國的變頻器生產廠家已有了很多。

于1998年成立的安邦信,作為中國首批變頻器生產企業,率先自主研發生產G系列變頻調速裝置全套生產線和技術,建設了近10000平方米生產車間。技術上功率器件用的是大功率晶體管GTR,主控CPU,調制方式、控制策略V/F等等技術都是國內外最新技術。是我國最早有規模的生產銷售變頻器的廠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