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只有食品保鮮膜1/5的厚度、重量上比羽毛還輕的柔性電路,這為醫生提供了未來將傳感器植入人體內的可能。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
研究人員說,這種在超薄薄膜上的設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即使將其揉成團或拉伸,仍然可以工作。這種電路可以用于監控各種身體數據,比如體溫、血壓以及肌肉或心臟電子脈沖等。
東京大學教授染谷高雄說:“醫療傳感器通常使用硅和其他相對剛性的材料,可能會導致使用者產生不適感。但新的柔性電路應該可以減少甚至消除這種應力。對于使用者來說,這個薄片可放置在口腔頂部,只要移動舌頭,就能操作通信設備。其可以連接到各種表面,不會限制佩戴者的運動。”
染谷說,用于廚房的食品保鮮膜通常有10微米厚,而這種電路僅有2微米厚,每平方米的重量只有3克。該產品如此之薄和輕,以至于其在空氣中下降的狀態是緩慢而輕飄地翻滾和搖擺,下落的速度遠不及鳥的羽毛。這是研究團隊成功地創建了一個高品質、超薄絕緣層之后,使這一創舉成為可能。
他說,即使在人體內這種“微咸”的環境下,該設備也可以工作超過兩個多星期,未來將大有可能將其內置于人體收集數據。當然這需要之后更多的研究才可能實現。例如,雖然薄膜幾乎是覺察不到的,但它對與其相接觸皮膚的影響是不完全為人所知的,有可能會引發皮疹。另外,所使用的可靠電力來源能否足夠小,并且是否可以運行該設備也將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