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下游用電需求較為疲弱,國家對電網投資力度亦有所減弱,全年電網建設投資3693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顯著低于《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中所規劃的年均5100億元的投資規模。目前我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性調整,預計未來幾年電網投資規模難以恢復到較快增長水平。
輸配電設備行業產業集中度較低,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統計,目前輸配電設備行業共有6818家企業;從結構上來看,超高壓及特高壓產品由于生產成本較高、企業投資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造成該子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市場相對集中;而中低壓產品由于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可替代性較強、進入壁壘較低,該子行業企業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大部分企業都是依托當地供電局開展業務。
但是近年來國家不斷調整產業政策,一方面對各地供電局進行三產剝離,全面取消縣級供電企業代管體制;另一方面在電力系統內逐步實行集中招投標制度,這些措施將使得眾多小企業和地方企業陸續退出市場競爭序列,市場整合力度不斷加大,也給一些有實力的企業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但集中招投標制度的實施也將加劇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對企業的盈利水平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企業生產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鋼材、銅、鋁等金屬。2012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較為疲弱,有色金屬及鋼材價格基本呈現出震蕩下行的態勢。
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但近期包括在日本、歐盟在內的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市場國家接連啟動量化寬松政策,因此將加劇全球流動性過剩問題,進而使有色金屬和鋼材價格波動風險增大;此外,人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