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交所e互動平臺上,金自天正在回答投資者提問的過程中透露,公司已在機器人碼垛上試驗性地開展了2個工程應用,并順利通過了業主的驗收。不過,公司證券辦人士對機器人項目的進展保持十分謹慎的態度,“這只是一個嘗試。”
金自天正是在回應投資者“公司在工業自動化尤其是機器人領域上有新項目研發嗎?”這一問題時做出上述答復的,同時表示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僅有這兩個應用。此外,公司還證實了正在通過智聯招聘網站招聘碼垛機器人機械、電氣工程師2人以及機器人碼垛銷售經理2人。
由于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電氣傳動裝置、工業檢測及控制儀表等三電產業相關產品的研制、生產、銷售及承接工業自動化工程和技術服務,因此,其切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可算擁有相當的技術基礎。同時,公司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鋼鐵行業,下游的不景氣也使得公司必須尋找新的利潤來源。
當上證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公司證券辦工作人員核實時,對方表示,正如互動平臺上所說,公司的確在進行相關項目的開發,“主要用于集裝箱的碼垛,客戶不屬于鋼鐵行業,有拓展其他下游行業應用的意圖。”該工作人員同時稱,公司原先所處的鋼鐵行業自動化對精度控制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進入新領域不存在額外的技術難度,“簡單來說,機器人系統就是由程序控制的機械臂。既然精度下降,程序向下兼容并不困難。”
不過,對于這兩項應用的前景,他卻持謹慎態度,“我們只是剛剛開始介入這個領域,還談不上利潤。進入其他行業,看似避免了不景氣的下游環境,但是由于不同行業各自有壁壘存在,也并不是很好做。比如,如果我們進入煤炭開采自動化領域,那會遇上天地科技;如果進入電氣自動化,則會面對國電南自等公司的競爭。”
金自天正的謹慎態度,揭示了一個業界人所共知的問題:許多機器人只是從前的自動化技術穿上了新的“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