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行業依賴出口須有度

時間:2013-07-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盯在了LED產業,造成嚴重的產業結構失衡。一味依靠出口并不能讓LED產業實現長久發展,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中低端領域并購重組才能真正解決LED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危機。

缺乏核心技術、產能過剩、投資過熱等情況的出現,讓我國LED產業面臨發展瓶頸。由于國內市場飽和,越來越多的LED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一時間,出口成為LED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但是,一味依靠出口并不能讓LED產業實現長久發展,加大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中低端領域并購重組才能真正解決LED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危機。

據媒體報道,深圳從事LED行業的企業已占到全國近半壁江山。2009年3月,深圳市政府出臺規劃,提出將深圳“建成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LED產業研發生產基地”,到2015年產業規模達1300億元以上。彼時,該規劃被視為全國許多城市制定相關規劃的藍本。然而,最近深圳市政府以《政府公報》形式廢止了《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對于規劃實行4年多被廢,盡管文件未透露具體原因和細節,但這與該產業的發展態勢,尤其是產能過剩、投資過熱有直接關系。

據了解,從2012年開始,LED上游的投資過熱造成了價格的迅速下降,下游企業競爭激烈,造成了一部分企業的關門。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年。大多數LED企業技術缺乏,芯片等核心部分,高度依賴進口。企業沒有研發實力,依靠抄襲,大打價格戰,使原本不規范的市場更加混亂。加之政府扶持,不但不能解決行業投資過熱的問題,甚至有反效果。各地政府這些年在LED產業上的各自為政,已為現今的產能過剩埋下了隱患。有數據表明,2009年,LED上游芯片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到了2011年,已經出現明顯的供過于求。如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LED產業產能過剩實際上是結構性的,主要表現在下游低端產品過剩,而上游高附加值的產品不足。

此外,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盯在了LED產業,造成嚴重的產業結構失衡。數據顯示,國內從事LED產業廠商高達4000余家,且現階段LED產業結構處于失衡形態。2012年中國大陸整體LED產值雖達2059億元,但其中1590億元屬于下游終端應用,占比77.2%,而上游LED芯片產值僅72億元,占比3.5%。這種現象導致傳統銷售代理商在看好行業前景,爭相進入LED領域的同時,卻又在低端產品和高端產品之間躊躇不定。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量不足,許多LED生產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據了解,隨著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政策法規淘汰白熾燈,LED照明迎來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歐盟、日本于2012年便全面禁止使用白熾燈,美國、加拿大從2012年至2014年逐步淘汰大多數白熾燈。中信建投研究報告顯示,日本市場2015年LED照明滲透率或達到73.8%,韓國LED照明產值2015年或達78億美元,為2012年的5.6倍。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將達442億美元,滲透率為38.6%。

業內人士指出,一味依賴海外出口并不是LED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那么,LED產業該如何發展?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認為,解決LED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危機,需要從企業自身和政府兩方面著手。從企業自身來看,一方面是要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是要在加強中低端領域并購重組的同時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