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地推進綠色GDP考核 環境指標與政績掛鉤

時間:2013-07-10

來源:低碳工業網

導語:綠色GDP評價體系是指在國民經濟核算基礎上,考慮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重點是從傳統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的核算體系,以更為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

也許要不了多久,在各地公布GDP數據之前,會首先扣除資源、環境的成本。那些一味醉心于GDP表面華麗數字的官員,再也得不到升遷,甚至被追責。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自治區著手建設綠色GDP評價體系,建立綠色GDP考核辦法。

綠色GDP評價體系是指在國民經濟核算基礎上,考慮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重點是從傳統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的核算體系,以更為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

不以GDP增長論英雄

在6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事實上,早在2011年12月18日召開的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強調,“進一步樹立正確用人導向”,“考察干部的才,要注重考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防止簡單地把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等作為評價干部政績的主要依據。”

長期以來,我國官員的考核選拔機制,是將GDP視作衡量官員能力的重要標準。甚至,GDP是官員能否得以升遷的決定性因素。

但GDP指標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新華社一篇評論稱,“一味醉心于GDP表面的華麗數字,伴隨的可能是經濟的不健康發展和百姓的不滿意。”經濟的發展、財富的積累,不能以過度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

今年初,海南省出臺了《2013年度海南生態省建設工作要點》,將生態保護與建設成效、資源損耗和環境污染損失等納入干部考核范圍,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

去年底,安徽省也發布《生態強省建設實施綱要》,將16個市的生態競爭力綜合指數與市長政績直接掛鉤。

湖南省早在2011年就啟動了綠色GDP評價體系建設。湖南省統計局曾公開表示,今年,湖南省將在長株潭3市(長沙、株洲、湘潭以及下轄縣市區)全面試行綠色GDP評價體系,把評價指標納入該省績效考核,實施考評。

從今年起,新疆各地州政府領導班子合格不合格,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張能耗考核成績單。據新疆網報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近日編制了《自治區“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考核實行打分制,總分100分。

其中,節能目標完成情況40分,節能措施落實情況為60分。年度節能目標的指標雖然分值僅為10分,但卻定性為否決性指標,也就是說,只要沒有完成年度節能目標的,考核結果一律為未完成等級。而這一考核結果將成為自治區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地(州、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在對干部的考核體系中,GDP已經不是主要或唯一的指標。

以湖南省《綠色GDP評價指標體系》為例,該評價指標體系在現有的GDP核算中,融入資源、環境因素,將經濟增長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綜合考評,并對各個市(州)的經濟發展、資源消耗和環境生態指數進行打分、排名、發布。

具體的指標包括經濟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純收入等;單位GDP的能耗、水耗、電耗、建設用地,以及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工業“三廢”排放量占GDP比重、環境保護費用占GDP比重、工業廢水、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綠化覆蓋率、城市污水處理率、城市空氣質量良好天數達標率等。

增加考核中的環保權重

多年來,以GDP掛帥、在發展中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做法,讓我國資源與環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發展是硬道理”并不等同于“GDP增長率是硬道理”。

長江流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命脈和生產力布局的主軸線,沿江7省2市以占全國18.8%的國土面積,養育了32%以上的人口,產出了全國 GDP總量的40%,以及全國鋼鐵生產總量的40%和近一半的石化產品,戰略地位十分突出。GDP歷來被沿線各城市看中,并成為彼此“較量”的最主要的指標之一。

但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介紹,由中科院開展的長江沿江地區發展成本評估調查顯示,從綜合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兩個方面看,沿江地區發展的代價即發展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環境成本主要考慮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和生態空間占用等;資源成本主要考慮單位非農產業產值占城市用地面積、萬元GDP耗水、萬元工業增加值耗電等因素。

中科院的調查顯示,從單位非農產業產值占城市用地面積來看,江蘇段和浙江段的單位非農產業產值占地最少,分別為0.06-0.07平方公里/億元;上、中游區段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地區,這一指標普遍較高,為0.12-0.16平方公里/億元。

在能源、電力消費方面,安徽、四川、重慶等地萬元GDP用電量最高,同時,工業廢水、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導致的環境代價也較高。中科院的調查發現,重慶段、湖南段、四川段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導致環境代價較高,分別為32.9、25.1、23.9萬噸/億元。

其中,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最多的5個城市是恩施、益陽、鄂州、荊門、瀘州;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多的5個城市是恩施、鄂州、益陽、池州和攀枝花。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2010年度環境經濟核算結果表明,“十一五”期間環境退化成本上升89.6%,直接物質投入上升55%,2010年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成本合計15513.8億元,約占當年GDP的3.5%。

亞洲開發銀行今年初發布的《邁向環境可持續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分析》報告也稱,中國的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則高達3.8%。

7月5日,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在“2013中國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論壇”上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和巨大的環保壓力下,環保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新的環境保護政策和管理措施。

他介紹,在經濟政策和管理政策上,環保部門將繼續推進建立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考核制度。改變過去單純以GDP的大小進行政績考核的方法,建立去除環境成本后的GDP政績考核制度,促進政府和企業負責人加強環境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說。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今年,環保部將主動配合組織、監察等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扭轉一些地方仍以GDP掛帥、在發展中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環境保護為經濟發展讓路的現象。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加強環境保護,需要嚴格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增加環境保護在黨政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考核中的權重,完善問責機制,嚴格問責,在生態紅線面前誰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原文地址:http://www.tangongye.com/news/NewShow.aspx?id=24184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