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用機械手靈活性 蛟龍號海底補罕見蜘蛛蟹

時間:2013-07-0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隨著“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順利開展,將會有更多的科學家乘坐“蛟龍”號來到深海進行科學考察。

蛟龍’號有兩只機械手,相當于人的肩、肘、腕等關節,伸縮自如,動作幅度可以精確到厘米。”第一個從深海抓取蜘蛛蟹的潛航員付文韜介紹說,“以前我們抓過一些相對‘靜’的海底生物,例如海參。這次抓住了‘好動’的蜘蛛蟹,這是今年的一個突破。”

相對于大多數海底生物來說,蜘蛛蟹算是一種大型的深海底棲生物。深海海底相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使蜘蛛蟹在深海幾乎沒有什么天敵,當“蛟龍”號出現在蜘蛛蟹面前時,它沒有像淺海生物那樣慌張地逃走。

其實,“蛟龍”號6月17日在南海冷泉區的第一次工程性下潛時,潛航員就已經發現了蜘蛛蟹的蹤跡,并拍下了照片。“當時也想抓,但作業條件不允許,蜘蛛蟹很快就消失在視線之外。”潛航員葉聰說。

當葉聰、付文韜帶著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進行第55次下潛、再次拜訪冷泉區時,這種深海“海底霸主”似乎等候著來訪。此時,付文韜多年練習操作機械手的經驗充分展現出來。他控制機械手,做了預判動作,準確地抓住了蜘蛛蟹。之后,付文韜憑著眼和手的熟練配合,操作機械手多次松開合攏,最終在確保對蜘蛛蟹沒有傷害的前提下把它放進了生物籃。“我算是‘蛟龍’號第一個抓到蜘蛛蟹的人吧!”付文韜興奮了。

實際上,“蛟龍”號的主要設計目的就是作為一個科學研究的工具和平臺,搭載作為“乘客”的科學家和不同的深海作業工具抵達幾千米深的海底開展科學研究。試驗性應用階段是海試與常態化業務運行的過渡階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