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天價”風電華銳如何隕落?

時間:2013-07-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華銳風電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以“天價”發行上市后,短短兩年內,曾經自詡為高增長的“風電新貴”如今淪落成為“股民絞肉機”,業績變臉之快令人扼腕。目前華銳風電的股價已由2011年的90元發行價跌至4元上下,市值蒸發近700億元。

上市以來,華銳風電便風波不斷。風機事故頻發、裁員風波爆發,從自曝財務丑聞、高管頻頻換血,再到如今遭致證監會立案調查,華銳風電始終處于鎂光燈下。

一路扶搖直上奪得風機制造行業的頭把交椅,華銳風電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以“天價”發行上市后,短短兩年內,曾經自詡為高增長的“風電新貴”如今淪落成為“股民絞肉機”,業績變臉之快令人扼腕。目前華銳風電的股價已由2011年的90元發行價跌至4元上下,市值蒸發近700億元。

然而,一邊是跟風股民、散戶悉數被套慘遭“絞殺”,一邊卻是原始股東坐擁分紅并穩獲百倍收益,彼時“天價”發行的華銳風電如今被指“吸金騙局”,備受爭議。

大面積索賠訴訟在即

近日,已有證券維權律師開始向投資者們征集針對華銳風電的訴訟委托。按照流通股本4.2億股計算,極端情況下華銳風電的賠償金額最高或達76億元。

在華銳風電2013年3月發布公告,稱自查發現其2011年年報中營業收入、營業凈利潤分別因會計差錯被多確認了9.29億元、6.62億元以及1.68億元后,5月底又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近日,已有證券維權律師開始向投資者們征集針對華銳風電的訴訟委托。

“我們目前已經跟幾十位投資者進行了初步溝通與接觸,并正在準備相關索賠資料,正式起訴會在證監會作出處罰決定之后全面展開。”在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看來,華銳風電已經公告了2011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差錯,虛增利潤1.68億元的事實涉嫌對投資者構成了虛假陳述和誤導投資,極有可能將面臨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因此只要是在該年報公布后曾買賣或持有華銳風電股票且存在虧損的投資者,在證監會做出行政處罰后即可起訴華銳風電進行索賠。

據厲健介紹,他目前接觸到的投資者,大多投資虧損金額在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目前證監會尚未正式公布處罰決定,還有很大一部分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還未關注到這個消息,因此賠償金額還難以估算。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正是華銳風電上市的第一年。“既然已經順利上市,為何還需要冒如此風險以"造假"來保持業績?”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華銳風電這樣的舉動,反而讓人懷疑其2011年之前的財務數據是否也存在業績造假的可能。

“華銳風電是撞到槍口上了。”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證監會嚴查企業財務違規情況下,華銳風電一旦處罰必將嚴打,不僅將面臨巨額罰款,其公司內部證券部門負責人甚至核心管理層也將面臨處罰。

根據公開分析顯示,華銳風電發行價格為每股90元,其后兩次分紅,經過兩次除權除息發行價格變為22.14元,按照目前4元左右的股價計算,理論上單股虧損額達到了18.14元。按照流通股本4.2億股計算,極端情況下華銳風電的賠償金額最高或達76億元。

“天價”風電背后

華銳風電“天價”發行的背后,是其大股東和保薦機構等充分利用了國家定價機制、詢價機制、審批制度中的一些缺陷,并借由行業龍頭的光環進行炒作而制造的一個資本泡沫。

2011年,華銳風電以每股90元的發行價登陸上交所,創下上證A股“最貴股票”紀錄。

誠然,股權投資者通過上市公司的高定價發行而為高溢價退出鋪路并無可非議。而華銳風電作為2011年上市第一大單,不僅成就了時任董事長韓俊良的百億身價,也使得尉文淵、闞治東等幕后大佬持有的股份市值暴增至數十億元。同時,據投中集團2011年VC/PE的A股IPO退出回報數據顯示,新天域資本憑借投資華銳風電,以184.5倍賬面回報率和IPO賬面回報108億元人民幣拿下當年“冠軍”。

然而,上市首日即陷入破發的尷尬境地,也引起了市場對于其定價過高的普遍質疑。

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指出,華銳風電當初的發行價確實存在虛高,在他看來,根據2011年同類股票發行經驗,華銳風電的發行價格應該每股10元至20元之間這一價格區間比較合理。

盡管發行價高企,華銳風電仍超出市場預期募集資金90多億元,成為當年超募資金最多的上市公司。據了解,華銳上市時的市盈率是48倍,而同類風電企業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市場的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

彼時的風電行業和華銳風電,是否仍具有保薦機構稱的“高成長性”?還是這其中有人為夸大行業前景、高估了公司的利潤和市盈率之嫌?

一位風電企業人士指出,2010年風機價格已經開始大幅下降,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銷售量及銷售價格下降壓力已經顯現,當時整個風電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已經出現端倪。這種情況下華銳風電是否還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和增長空間?在這位風電企業人士看來已經不太現實,“華銳風電"天價"發行的背后,是其大股東和保薦機構等充分利用了國家定價機制、詢價機制、審批制度中的一些缺陷,并借由行業龍頭的光環進行炒作而制造的一個資本泡沫。”

“高成長”行業神話破滅

今年上半年以來,華銳風電高層頻頻換血,但企業內部管理沒有實質性改觀,高層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握和規劃仍不明晰。

頗為諷刺的是,一向能夠把準政策脈搏的華銳風電,上市之后旋即遭遇行業“滑鐵盧”。

2011年上半年開始,由于市場競爭加劇、項目建設放緩、下游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風電氣等風機制造廠商業績普遍出現大幅下滑。

在這一輪行業拐點的沖擊下,華銳風電首當其沖。不僅業績大變臉,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203億元跌至2012年的40億元、凈利潤甚至虧損5.83億元。

誰也不曾想到,彼時“天價”發行的風電新貴,如今卻是如此不堪一擊,以至于經過一輪行業洗牌,金風科技等企業一改頹勢,2013年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報喜的情勢下,華銳風電仍面臨著經營虧損的窘境。

據華銳風電201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6.8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40.98%,凈利潤虧損高達2.49億元。

“這跟企業發展前期極速成長、盲目追求規模擴張之后留下的財務慣性有關。”在任浩寧看來,躥得最快也摔得最狠,在這一輪行業調整當中,華銳風電遭遇的經營困境反映出企業自身的問題。

華銳風電的一位客戶曾經告訴筆者:“我們的一個項目采用了他們3兆瓦的風機,但目前看來服務明顯跟不上。”在他看來,華銳風電自身的內部管理、產品質量、快速發展后的服務等短板逐漸暴露,特別是近年來風機吊裝事故、海外侵權糾紛、自曝財務失誤等負面信息爆發后,華銳風電要想重新贏得市場并非易事。

在2011年進入調整期的風電行業,在2012年依舊持續低迷。由于市場需求萎縮、行業競爭加劇,以致風電企業業績下滑、利潤大幅跳水,整個風電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對此,華銳風電方面也坦言,2012年下半年是公司成立以來最為困難的階段之一。

據任浩寧觀察,2013年上半年以來,華銳風電高層頻頻換血,但企業內部管理沒有實質性改觀,高層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握和規劃仍不明晰。“同時,在市場危機情況下,華銳風電應變能力不足,在銷售渠道拓展、去庫存以及內部結構調整方面均沒有得到改善。”

2013年的華銳風電依然難言樂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