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兩會中曾傳出消息,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規劃將在兩會結束后正式出臺,不過至今,在我們還沒見到規劃目標之時,工信部在繼續推動3D打印的發展,同時我國3D打印西部聯盟也已成立。
按照學術界比較權威的說法,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術的俗稱,而增材制造技術是通過CAD設計數據采用材料逐漸累加的方法制造實體零件的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術,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在節材方面優于傳統制造業,只不過現階段離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有很長路要走。
2013年6月26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聯手主辦的“新工業革命與增材制造”國際研討會上,傳出對3D打印的力挺之聲。與會代表在發言時指出,3D打印應用領域量大面廣,或將引發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
2012年全世界3D打印行業總產值增長了28%,達22億美元。3D打印機的全球銷量同比增長25%,其中38%產自美國,中國占8.5%。一些專家甚至樂觀預計,3年左右,中國3D打印產值將達百億元人民幣;在3~5年內,中國有潛力成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場。
目前,中國的3D打印產業正蓬勃發展。技術方面,目前,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也相繼研發出多種系列的3D打印機,部分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海外市場,在美英等國,3D打印技術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由于3D打印制品能實現產品的自然無縫連接,從而達到傳統制造方法遠不可及的結構穩固性和連接強度,已成為國外研究空間飛行器的關鍵技術。
此外,3D打印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從尖端武器到生活工藝品的制造都能夠看到3D打印技術的身影。同時,基于3D打印技術“神話”的蔓延。成都5719工廠、四川有色科技集團、四川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起了中國西部地區首個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都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器械和軍工制造等3D打印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積淀了一定的技術基礎。通過該聯盟的成立,力求形成合力,實現3D打印產業的全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