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工業用水需求量快速增長,成為中國水資源供需矛盾中的焦點。在中國工業重鎮的天津、常熟、蘇州等地記者看到,眾多工業企業為化解工業用水與水資源緊缺之間的矛盾,多措并舉,力圖突破“瓶頸”實現多方“突圍”。
長久以來,天津是資源型缺水城市,主要水源來自外調的“引灤水”,而超過80%的“引灤水”轉化為自來水供應。天津醫藥集團高級工程師潘力佳告訴記者,近兩年,公司年節約自來水穩定在16.6萬立方米以上,節約水費22萬元人民幣。潘力佳坦言,公司每年通過節水帶來的經濟效益在總利潤中所占比例很小,節水更多是出于對社會責任的履行。
中國工業用水存在用水利用率低、用水工藝落后等問題。總體來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一度僅為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因此,面對南方水質型缺水現狀,江蘇省多家企業有針對性地出臺應對措施,在生產中更加關注用水效率、循環使用與產業布局。
在江蘇省常熟市,芬歐匯川(中國)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生產高檔文化用紙,生產用水全部取用長江水。工作人員說,他們通過降低生產單位產品的用水量,紙機的平均噸紙水耗指標已經從建廠初期的20多立方米降低到現在的7立方米以下,遠低于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的15立方米。同時,公司采用多級盤式過濾器,工藝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7%。每天用1500立方米處理后的廢水作為污泥系統的清洗水,提高了中水回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