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企發力建設美麗中國 節能減排沒有終點

時間:2013-06-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鮑云樵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與企業能源管理專業委員會近期舉辦的“開展低碳節能為整治環境作貢獻”政策與技術研討會上向記者表示,應該集中優勢兵力,開發低碳技術。發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云集,人才濟濟的優勢,集中力量開展低碳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并加快向市場轉化。

電企發力建設美麗中國

作為“美麗中國”概念的重要內容,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在政策層面“恩威并施”的推動下,今年,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硝將進入集中爆發期。預計全國新增火電廠脫硝裝機規模可達1.5億千瓦,由此可創造的煙氣脫硝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

其實,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火電行業一直在努力!去年,內蒙古自治區頒布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制定出臺了《“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等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性文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制定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低碳試點城市項目建設等工作。作為碳排放大戶的發電企業在碳減排方面積極行動,在節能減排的同時積極開發新能源,國家下達內蒙古“十二五”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目標是下降16%,而內蒙古2011和2012年兩年已累計下降8.87%,完成“十二五”進度目標的53.25%。盡管內蒙古節能減排形勢還相關嚴峻,但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按照山西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山西省優先支持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以及余熱余壓、煤層氣、垃圾填埋氣、煤矸石和生活垃圾等發電上網,并按照能效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績效排序,優先安排節能、環保、高效火電機組發電上網。政策的傾斜,使發電行業減排工作卓有成效。

統計數字顯示,山東低碳產業比重偏低,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較小。與之相伴,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環境空氣中的細顆粒物超標1.4倍,是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濃度的6倍多。正因為如此,山東省新能源發電規劃可謂野心勃勃:到201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14%。

在當前形勢下,發電行業的減排行動越來越主動積極。

政策層面加強排放控制

6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2013年全國低碳日開幕式上強調,國務院設立全國低碳日體現了國家對宣傳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視和支持,也表明了中國作為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表示,中國電力工業必須不斷探索安全、高效、清潔、和諧的發展之路,盡管火電廠煙塵的控制水平以及二氧化硫的控制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溫室氣體的控制和常規污染物的控制還需要不斷加強。這是我們電力工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據了解,我國能源消耗總量于2011年超過美國達全球第一。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到65%左右。僅2011年,我國全年煤炭消費量占全世界煤炭消耗量的40%以上,遠高于歐盟和世界平均水平。

近幾年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水平上下徘徊,居高難下。但這一事實短期內無法改變,單從電力需求一項來看,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對電力需求將增長400%,這無疑給電力行業和我國的環境保護帶來巨大的壓力。

6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其中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

美國環保協會副總裁杜丹德表示,綠色發展、綠色發電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顆粒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等,這些污染物必須全世界共同控制才能解決包含PM2.5和臭氧的污染問題。對發電行業來講,多重污染物的控制、需求側管理、天然氣使用的推廣、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這些手段都可以幫助減少傳統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全民努力踐行低碳環保

發電企業的員工,由于工作的性質決定,他們普遍有一種低碳環保意識。在廠里,降低廠用電率、降低燃煤消耗成了考核他們的指標,在家里,科學用電、人走燈滅成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但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像他們那樣。據河北環保聯合會副會長張忠民分析,目前,在低碳生活的踐行過程中有兩種普遍現象存在:一是市民知道低碳環保的重要性,卻沒有在生活中踐行的意識;另一種是市民有踐行低碳環保的熱情,卻缺乏科學正確的環保行動指引。

“知而不行”或“行之不正”是目前推廣普及“低碳生活”理念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為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提高全民節能環保意識,國家發展改革委以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為契機,舉辦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做好節能降耗工作,需要公共機構的率先垂范。有業內人士坦言,僅靠“提倡”并不能完全使人們改掉這些習慣,“低碳生活”也需要制度保障。低碳體驗應是政府帶頭、全民參與。在消費能源時,作為普通民眾即便沒有多高的環保意識,也會心疼自己的腰包;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則不同,它們用水、電等準公共產品時,并不受正常的消費意識主導,一旦沒有約束機制,很容易產生浪費現象。

長期以來,公共機構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致使資源浪費十分嚴重。一項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每平方米耗電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至20倍。單就用電方面來說,政府機關向來是電能浪費的“重災區”。據統計,我國機關人均耗電量是城鎮居民的十多倍。出現這樣的現象,除了機關單位本身需要較大電力維持其正常運轉的客觀原因外,節約意識低下,也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政府部門應積極垂范,愛護公共資源、節約行政成本。

創新技術促進結構調整

有專家認為,“低碳”這一概念并不僅僅是減少碳排放的意思,“低碳”所涉及到的其實是關乎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一直有賴于粗放型經濟,通過大量的能源消耗來換取經濟的高增長。改革開放后,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我國開始大力發展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我國企業普遍還處在產業鏈低端。現在國家大力發展創新型企業,通過產業轉型,讓更多企業進行創新,能夠增強競爭力。但是,產業轉型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到位的,其中的關鍵點在于企業自身創新的動力。電力企業可以說從未中斷過對低碳、環保方面的探索。

隨著能源資源需求呈剛性增長,廢棄物產生量不斷增加,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偉則向記者表示:“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也是為了服務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的高質量增長,使經濟平穩運行。”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發電,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可扎實推進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工作。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鮑云樵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與企業能源管理專業委員會近期舉辦的“開展低碳節能為整治環境作貢獻”政策與技術研討會上向記者表示,應該集中優勢兵力,開發低碳技術。發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云集,人才濟濟的優勢,集中力量開展低碳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并加快向市場轉化。

電力企業創新,一方面,需要對能源進行儲備,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傳統能源,例如煤炭的高效利用和節約控制。在新能源技術還未完全成熟之時,盡可能提高現有能源使用效率則是最有效的途徑。

而在政府層面,應采取稅收和價格補貼等經濟手段,促進節能產品的推廣應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