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億元智能交通不敵中國式過馬路

時間:2013-06-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然而,就在相關的管理部門準備收獲這十多年的辛勤成果時。一個尷尬的情況卻不期而遇:這套智能交通系統竟然被著名的“中國式過馬路”憋停了火兒。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為大家解釋過智能交通設備的工作原理,即通過車流量來決定紅綠燈的長短。對于這套設備,武漢交通管理部門的科研人員介紹說:如果一條馬路在7輛車等燈時的綠燈通行時間為21秒的話,那么一旦車輛增長到20輛,這個方向的綠燈通行時間就會由原來的21秒增加到35秒。這樣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借助距離停車線數十米開外的感應器進行反饋。當感應器感應到較慢的車速或者不太順暢的通行時,這套系統就會將信息傳到控制環節,從而增強這個方向的綠燈通行時間。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合理整合交通資源的智能化系統,卻在不經意間被“中國式過馬路”輕易剿滅。而這又是怎么回事兒呢?

據相關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套智能交通系統,它的工作主要是根據路口附近某個區域的車輛通訊狀況進行判斷,而它的前提是車輛能夠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下行駛才可生效。然而,在車流或者人流量較大的區域時,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導致車輛每每臨近路口時,都會迫不得已的減速甚至停車。而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車流采集器的判斷受到嚴重的干擾,以至于難以維持正確的判斷。

于是,面對這樣的尷尬,據說武漢市不得不停用部分這樣的裝置,改由人工操作的方式,保證交通資源的正常分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