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市場
一季度,我國共從81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醫療器械,進口額為30.67億美元,同比增長15.41%。從進口區域看,歐洲是我國醫療器械最大進口市場,進口額為1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6.42%,所占比重為38.18%;北美洲為第二大市場,進口額為10.0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2%,比重為32.72%;亞洲排第三位,進口額為8.2億美元,同比增長14.38%,比重為26.74%。三大洲所占比重達到97.64%。
從具體國家及地區看,進口前十市場分別是美國、德國、日本、瑞士、韓國、愛爾蘭、法國、英國、荷蘭和新加坡,進口額合計25.78億美元,占比84.06%。排名前三的美國、德國和日本進口額分別為9.85億美元、5.13億美元和4.55億美元,同比增長17.56%、8.42%和4.9%,比重為32.13%、16.73%和14.84%。
進口產品
從產品結構看,一季度我國進口診療設備、醫用耗材、康復用品、口腔設材和醫用敷料的進口額分別為21.7億美元、4.97億美元、2.49億美元、0.89億美元和0.62億美元,同比增長6.98%、20.15%、193.4%、11.73%和22.02%,比重為70.76%、16.2%、8.12%、2.9%和2.01%。
從具體產品看,在我國進口醫療器械金額超過5千萬美元的產品中,高附加值的產品主要有彩色超聲波診斷儀、X射線斷層檢查儀、內窺鏡、成套的核磁共振成像裝置、X射線管、血管支架和人工關節等。彩色超聲波診斷儀、X射線斷層檢查儀和成套的核磁共振成像裝置進口金額均超過1億美元,分別為1.96億美元、1.35億美元和1.32億美元,分別占一季度進口總額的6.41%、4.4%和4.31%(見表1)。
經營企業
從企業結構看,一季度我國共5869家企業經營醫療器械進口,其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數量分別為2350家、2869家和633家,進口額分別為13.09億美元、10.42億美元和7.02億美元,同比增長21.31%、20.06%和0.46%,比重為42.69%、33.99%和22.87%。
從具體企業看,共有59家企業進口額超過千萬美元,其中美敦力醫療用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金佰利(中國)有限公司、奧林巴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東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海關編碼為111166K001的公司、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概騰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益聯進出口有限公司、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和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居我國醫療器械進口金額排名前十位,進口額合計4.09億美元,同比增長20.65%,所占比重達13.34%。
進口省市
一季度,我國醫療器械進口前十省市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遼寧、天津、福建和湖北,進口額合計27.94億美元,比重達91.11%。上海多年來一直位于我國醫療器械進口第一位,一季度其進口金額12.7億美元,占比為41.39%,其中三資企業進口額為8.58億美元,占比達到67.57%,原因在于上海區域三資企業較為集中。
其實上述數據恰恰表明了我國在高端產品區域的缺乏,我們不能占據國際市場的前列,更不能拿到市場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