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棉紡企業步履維艱 棉花國內價遠高于國際

時間:2013-06-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造成棉紡織行業當前困境的最重要原因是:國內棉花價格每噸要比國際市場高出五六千塊錢,而棉花占到棉紡織企業總成本的7成,這就相當于,如果使用國內棉花紡紗,每噸棉紗產品企業要多支出成本三四千塊,以每噸棉紗平均售價3萬塊計算,多付成本達到10%。

棉紡織業作為我國的民族工業,一直以來是我國吸納勞動力最多的產業,同時也是市場化程度最高、國際競爭力最強的產業之一。但是目前,作為棉紡織業的原材料——棉花,國內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價格,平均每噸差價在5000元左右,而且國家實行進口配額管制,這導致國內棉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急劇喪失,全行業陷入低迷,苦苦度日,不少中小型棉紡企業更是被迫倒閉關門。經濟之聲對此展開調查,系列報道《棉紡產業危機》第一篇:《關、停、并、轉、死》。

據經濟之聲報道,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13年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不久前在南京召開。讓記者吃驚的是:260多家棉紡企業的負責人,把整個會場擠得滿滿當當,盡管會議議程安排得非常緊張,但竟然沒有人離場;中午吃自助餐,在餐桌上,大家都在相互交流著信息,打聽各自的近況。所有這些,讓人察覺到當下整個棉紡織行業的焦慮。

安徽華茂是國內紡織行業中的標桿企業,產品遠銷意大利、日本等市場。當記者問到企業現在的利潤狀況時,董事長詹靈芝卻表示,自己羞于開口。

詹靈芝:很低,不好意思說,說了難為情,說了給老外聽了高興死了,你們這么好的企業,利潤這么薄,我們不能說。

紗支數,是用來衡量棉紡織產品等級高低的一項指標,支數越多,表示紡出來的紗線越細,產品等級越高,相應的技術含量和售價也就更高。一般來講,50支以下的棉紗,屬于中低檔產品,超過50支則屬于高支紗。

像安徽華茂,目前產品全部是60支以上的高紡棉紗,但即便如此,仍沒有利潤可言。情況類似的還有華潤紡織,作為央企下屬企業,擁有100萬紗錠的華潤紡織在業內也是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董事總經理狄慧表示,企業也只能在盈虧平衡線上勉強支撐。

狄慧:利潤死活就是加不上去了,我們現在勉勉強強能做到就是高織紗的微利。每個月幾十萬的利潤,但是像過去我們都是一個月每個廠都是3百萬的利潤,很輕松的。到了月底就忙活了一大輪,訂單也有,生產也滿負荷,但是勉勉強強的不虧損。

造成棉紡織行業當前困境的最重要原因是:國內棉花價格每噸要比國際市場高出五六千塊錢,而棉花占到棉紡織企業總成本的7成,這就相當于,如果使用國內棉花紡紗,每噸棉紗產品企業要多支出成本三四千塊,以每噸棉紗平均售價3萬塊計算,多付成本達到10%。

這種巨大價差,不僅讓華茂、華潤這樣的大企業苦不堪言,對那些規模小或者以中低檔棉紗為主的企業來說,更是距離關門只有一步之遙。廣東德泰紡織是一家規模只有5萬錠的小企業,總經理陳嬌蘭說,“日子難熬”:

陳嬌蘭:不想流失這些好的技術人才,所以企業虧損都要做下去,你要養住工人。銀行的利息,工人的工資,確實很難,壓力很大。可是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沒有情面的。再等待一年的時候,中國的紡織行業會“關停并轉死”的,那就不少。

陳嬌蘭所言并不夸張。由于進口棉紗更便宜,去年,中國進口棉紗猛增到153萬噸,大約折合1000萬錠的產能,占到中國全部紗錠的8%,這就意味著,中國去年至少有8%的紗錠因為進口棉紗的沖擊而被迫關機。

這種慘烈,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紀末在紡織全行業進行的“三年大壓錠”行動——從1997年開始,三年內關閉紡錠1000萬錠,下崗分流120萬人,可謂壯士斷腕。現在,雖然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但1000萬錠所牽扯的紡織工人也不在少數。

王天凱:但是我想去年一年,我們關的中小企業絕對不止1000萬錠,開始我也很擔憂中小企業會不會有不穩定的因素,你想1000萬錠下來,有多少人離開工作崗位?一萬錠需要100個人,1000萬錠至少10萬人。

更為嚴峻的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棉紡企業正在步步緊逼。在會議發言環節,印度棉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會長雷馬斯瓦米就直言不諱的建議,今后“中國直接購買印度棉紗是更好的選擇”。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楊世濱提醒說,高棉價可能導致中國棉紡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全面喪失:

楊世濱:印巴紗線在大量進口,你要知道它里面的利潤有多高,等于棉花價格平移過去直接就是利潤,這對于他們的技術進步有大幅提高,他們可以買新設備,我們可能歷經了改革開放30年所積累的技術進步、裝備提升、員工的操作培訓,都會在幾年之內會被競爭對手趕上甚至超過,這是可怕的,因為這種優勢一旦喪失以后再去追就很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