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資訊
熱帶雨林覆蓋率直接影響當地能源生產
近日報道,亞馬遜環境研究院國際計劃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保護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將會增加在該地區水電項目的發電量。這是首個量化熱帶雨林覆蓋率對能源生產地區影響的研究,表明熱帶雨林在生成降雨驅動河流量并最終產生電力方面比之前認為的更重要。
結合水文、生態、土地利用科學、氣候學和經濟學的專業知識,研究人員模擬了亞馬遜河流域森林遭不同程度砍伐情況下的能源生產模式。結果表明,就目前該地區的毀林水平而言,預計到2050年,熱帶雨林將損失40%,降雨量降低11%—15%,導致電力供應減少35%—40%。
科學家呼吁能源規劃者在進行水電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時,考慮雨林覆蓋率變化的影響,同時敦促決策者注意能源成本的開發工作以及能源效益計劃,激勵農民和農場主限制森林砍伐。
澳大利亞雇機器人干農活
澳大利亞兩個最新的農業勞動力沿著一排果樹小心地移動著,檢查果實是否成熟,土壤是否需要灌溉或施肥。它們是農業機器人“螳螂”和“蝦”,研究人員在測試它們做農活的能力,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它們來削減澳大利亞的農業成本,并提高產量。
澳大利亞的最低工資水平為每小時15.96澳元,而且勞動力短缺,因此非常需要用機器人和包括無人駕駛飛行器在內的其他技術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該技術可能會在園藝業得到最充分的應用,因為農場固定的布局更便于機器人操作。園藝業是澳大利亞第三大農業領域。
一些澳大利亞農民表示,他們很歡迎高科技的幫忙。不過有些果農對機器人技術心存疑慮。管理著一家果園的露辛達·吉布利特說:“蘋果永遠都需要用手去摘,因為它們很容易碰傷。”
新型自主機器人管家能夠自動識別環境物體
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服務型自主機器人需要很快地識別環境中的物體,并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它們的潛能。但是依賴于計算機視覺的機器人經常很難定義區別所處環境中的物體。目前,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支研究小組研制的“終身機械目標系統(LROD)”,能夠使“HERB”機器人識別所處環境中的物體。
科學家最新研制的HERB機器人,使用彩色視頻裝置,體感深度感應相機,元數據和其它非視覺信號,能夠更精確地理解周圍環境的物體。
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博士生阿爾瓦羅-庫雷特(AlvaroCollet)說:“我們希望制造一款機器人,能夠在人們的家中當作機器人管家,無需訓練便能識別家庭環境,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任務。”
德國電動車投百億歐元
盡管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寥寥,但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重申,將堅持德國到2020年電動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的目標。德國汽車行業正為開發和推廣電動車投注重金。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數據,未來三四年內,德國汽車行業將向替代性汽車動力系統投資120億歐元,約合155.2億美元。VDA總裁馬提亞·魏斯曼表示:“車輛電氣化不再只是憧憬,而是現實。在德國已經有成千上萬輛電動車上路。到2014年底,德國車企將至少有16款電動車投產并上市銷售。”
以色列科學家研發出高級生物計算機傳感器
近日,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InstituteofTechnology)的科學家成功研制出新的生物計算機傳感器。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了5月23日出版的《化學與生物學》雜志上發行。
新型生物計算機接受DNA或酶等生物分子信息,并能在處理之后輸出與生物分子有關的數據。通過設計不同的DNA分子,就能對這種生物計算機進行編程,用以解決不同的問題。生物計算機可能為生物科技如基因療法和克隆領域帶來重大突破。
尚·自動化生活
云的未來在PaaS
雖然云計算發展的前景比較樂觀,但是就供應商的財務報告來說,云計算在很大程度上還僅僅只是一個象征意義而已。即便是樂觀估計,其市場盈利也只是實現了不到總量的1%。
云提供商或潛在供應商都得到了關注;那么服務應當如何才能轉變成為商品呢?幸運的是,在2013年云計算交易買賣雙方的同步提高都將進一步推動云計算的未來。
以下是2013年云提供商的五個重大轉變趨勢。
1.PaaS為王
云計算發展的驅動因素之一就是平臺即服務(PaaS)將成為云計算服務模式的首選。雖然目前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產品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是這一模式的云計算產品已陷入低價競爭和利潤壓力的泥潭之中;此外,更為明顯的是IaaS的業務主張也不再明確。更為重要的是,云計算的買賣雙方都在質疑,“如果云計算與其他的服務交付模式是如此的不同,那么為什么沒有衍生出它自己針對云計算的應用程序流呢?”
如果應用程序不在云計算棧的頂部,服務器不在棧的底部,那么IaaS是進入云計算的一個門檻最低的選擇。隨著云計算買家不斷提高在棧的層次,其成本也在不斷增加,但是他們的潛在節省也遵循著相同的軌跡。也就是說,云計算服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維護相同規模內部部署資源的成本,這就意味著,IaaS只是節省了云計算買家在硬件設施方面的成本。
因此,軟件即服務(SaaS)節省的成本最多,而IaaS節省的成本最少。但是,SaaS需要一個外擴的應用程序軟件庫,因此云提供商就必須轉變成為軟件開發商和集成商以便于創建那些更高層次的產品。當他們真正這樣做時,供應商們就會意識到,通過提供更多的虛擬機(VM)托管,他們就能在這些伙伴關系上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并創建一個更為統一的平臺運行框架,從而使供應商降低他們自己的云計算支持成本。
云計算已經不再是其成本與利潤管理的主要機制。最近,PaaS使云計算開始演變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虛擬云計算操作系統”。畢竟,每次當云提供商提供了一個基于云計算的新服務時,都是為其有效地創建了一個虛擬云計算操作系統。今天,大多數的PaaS服務都對應了一個傳統的操作系統(OS),但是在未來,不同供應商的PaaS環境都是彼此不同的,它們都是基于目前的常規操作系統而創建基于云計算的操作系統的。
2.云計算買家將變得更為睿智
在2013年推動云計算發展的第二個因素是云計算買家數量將達到臨界值。當市場中有為數三分之一不到的買家能夠充滿信心地理解和表達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而不關心具體計劃部署項目時,其結果就是云計算銷售過程是令人沮喪的困難、項目失敗率高以及發展緩慢。在2012年,云計算的云計算采購率低于25%,但是相關模型顯示,這個數字將在2013年底達到關鍵的三分之一處。
更聰明的買家社群意味著云計算服務將首次受到集中市場壓力和特定市場需求的驅動。所有這一切都為雄心勃勃的云計算運營商帶來了成倍的機會,從而壓縮不合格產品的生存空間并推動新一波的云計算整合浪潮。
3.不能被忽略的SOA
排在第三位的是在本地云計算服務中日益得到認識的面向軟件架構(SOA)。在長期云計算實施戰略中一個明顯的疏漏已成為應用程序開發利用云計算的一個模式,而不僅僅是在云計算上運行。目前,更多的軟件供應商都把SOA、RESTful(即類似于網絡)API和業務流程定位為一種創建本地云計算應用程序和促進公共云計算服務和內部IT混合的方法。
4.網絡發展
排在第四位的驅動因素是改進后的網絡服務與云計算集成。軟件定義組網和網絡虛擬化往往是混合的,但是事實上他們通常是為云計算網絡連結性控制和性能提供支持的兩個獨立部分。
OpenStack公司的QuantumAPI為虛擬網絡提供了直接控制,而越來越多的DevOps工具正在幫助實現“可操作的”應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公共云計算、私有云計算、混合云計算的部署。
5.不要讓Amazon嚇到你
2013年的最后一個驅動因素是競爭和差異性需求。沒有一個供應商希望進入一個不斷面臨價格與利潤萎縮的市場,而在2012年即便是一個一級運營商都表示,云計算應該不久就會替代虛擬私有網絡而成為業務客戶的最常見服務。為了創建“新云計算”并令其變得有利可圖,供應商們正在通過把視線投向開發人員和軟件合作伙伴、增加新的管理觀念和平臺服務來探索和擴展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