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4日晚,歐盟委員會宣布將自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特指單晶硅、多晶硅)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業內專家表示,此次歐盟征收反傾銷稅,短期無疑將給中國光伏業帶來陣痛,但長期來看,讓市場決定優勝劣汰是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目前國內光伏市場擴容已成定勢,光伏板塊有可能在下半年迎來投資機會。
歐盟“雙反”曲線扶植薄膜
據國內媒體報道,“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太陽能中心主任陳頡日前接受采訪時稱,歐盟對華“雙反”的真實用意,是借“雙反”提高晶硅電池價格,曲線扶持新興薄膜技術。據陳頡介紹,在歐盟,目前從事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的人數和企業都非常少,更多人力物力是側重于最新的薄膜光伏太陽能領域的發展。歐盟希望通過推高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價格,為薄膜贏得足夠的市場空間。對華光伏征稅建議案的出臺,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各成員國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
薄膜太陽能具有質輕、柔性可卷曲、透光性好等特點,同時具有弱光響應性強的優勢。目前,美國的福斯第一太陽能和國內的漢能控股集團是薄膜太陽能路線的擁躉,此外,三星、夏普、昭和殼牌等國際巨頭也已選擇投資或擴資進入薄膜太陽能產業。
各部委高度關注國內光伏市場受期待
盡管歐盟“雙反”初裁落定的消息對于晶硅光伏業是明顯的利空,當天收盤相關中概股卻出現了普漲。行業分析師認為,這次逆勢上漲的信心,來源于對國內光伏市場擴容的期待。
近期,各部委相繼動作,發改委發布光伏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征求意見稿,擬參考目前風電的上網電價政策,對光伏實施長效的補貼機制。財政部近期開始對金太陽工程清算,對不合規的項目要求收回補貼資金,項目轉向業主承擔投資,后續實施度電補貼機制,這將促進2012年審批的4.5GW金太陽工程按期、高質量地推進,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
廣證恒生姚瑋認為,國內后續有包括完善電價補貼、準入條件、可再生能源配額及優先上網管理辦法、增值稅優惠等扶持政策出臺,對光伏板塊有持續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