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銳風電自曝虛增利潤1.68億 管理層走馬換將

時間:2013-06-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華銳風電下挫3.80%,收于5.06元。比2011年1月時的發行價90元下跌了近95%。換句話說,一個股民如果在打新股時中了一簽(1000股)華銳風電,那么現在他的賬面虧損達84960元。

華銳風電下挫3.80%,收于5.06元。比2011年1月時的發行價90元下跌了近95%。換句話說,一個股民如果在打新股時中了一簽(1000股)華銳風電,那么現在他的賬面虧損達84960元。

這家在短短五年內從區區2000萬元初始投資的“小企業”變身為市值近千億“行業巨頭”的風電設備生產商,上市兩年,減薪、放假、裁員、安全事故、跨國官司、巨虧等負面新聞纏身,如今的股價很接地氣,周一的再次下跌則緣于證監會的點名批評。

4月12日晚間,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因2011年度利潤虛增,公司4月1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關于對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據悉,北京證監局經查,華銳風電部分業務單據、相關數據、財務記錄失實,導致2011年度利潤虛增,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除此之外,還要求華銳風電在披露上述更正公告后5個工作日內向北京證監局報送書面整改報告。

自曝家丑:

2011年虛增凈利1.68億元

自曝丑聞的原因非常復雜,可能是因為新任領導的策略

此次財務丑聞由華銳“自曝”。2013年3月初,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2011年虛增凈利潤1.68億元,原因是會計師出現“提早確認收入”的差錯。按此計算,華銳風電2011年的凈利潤同比降幅擴大至79%。這一消息立刻引發外界關注。

針對上述會計差錯,華銳風電在發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回應中表示,根據自查情況,發現2011年度確認收入的項目中部分項目設備未在項目現場完成吊裝,由此導致2011年度的銷售收入及成本結轉存在差錯,即公司本不應該在2011年確認的收入被“提前”計入。

有評論人士認為,華銳風電“自曝家丑”是主動承認錯誤的行為,體現了華銳風電的勇氣、自律性,但另有相關人士對于華銳風電回應中的“會計差錯”行為表示質疑。

“自曝丑聞的原因非常復雜,可能是因為新任領導的策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無論出于何種目的,財務造假的消息對華銳風電的信用無疑造成影響,之前和別的公司簽訂的契約有可能因此解除。

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律師指出,如果是在證監會已經發現的情況下自曝財務,從一定角度上說明了公司的認錯態度。“也可能緣于公司內部領導的矛盾和沖突”。

盛景已逝:

2012年虧損超過4億元

華銳風電的情況和光伏企業賽維、尚德的情況很相似,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高速的擴張

近幾年來,依靠政府的各類政策扶持與鼓勵,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迅速上升。華銳風電成立后迅速攻城略地,2008年超越金風科技成為中國風電制造業老大,2010年躍居全球行業第二,占據11.1%的全球市場。2011年1月,華銳風電以90元/股發行價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創主板市場最高發行價紀錄,成為市值近千億的風電設備生產商。短短5年,華銳風電制造了中國企業史上的財富奇跡。

超速發展伴隨著重重質疑。2011年,風電行業步入拐點,在嚴苛的市場收緊的政策下,過去那種過度依靠產品數量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導致華銳風電背負著高存貨和高應付賬款的風險。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華銳風電營業收入僅為36.34億元,虧損2.55億元,業績同比下滑了128%,這是華銳風電4年來首次出現虧損。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存貨金額達85億元。

從“速成冠軍”到“沒落新貴”,從2010年凈賺28億元到2012年虧損超過4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公司創始人韓俊良的冒險和激進,是華銳風電如今虧損的重要因素。

“擴張太快無疑是華銳風電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林伯強指出,華銳風電的情況和光伏企業賽維、尚德的情況很相似,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高速的擴張,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加上國內的風電市場進入低迷階段,華銳風電的虧損是必然的。

前景幾何:

還得看國內市場臉色

風電市場的回暖時間也不會過長,風電市場好起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華銳風電的發展。

深陷泥潭的華銳風電為了自救,顯然做了不少努力。在自曝財務造假后,華銳風電更換了高層。3月11日,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韓俊良因“個人原因”辭職,董事長一職由公司大股東、資本界大佬尉文淵接任。

一位華銳風電高層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華銳風電已經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為處在困境中的中國風電業探索出一條新的企業發展道路。據記者了解,對內,華銳風電由原來的23個職能部門調整到現今的“9+4+2”模式,即九大職能部門加四個區域子公司再加投資和國際兩個專業公司的模式。對外,公司將大力拓展東歐、南美、南亞及非洲等新興區域市場,與此同時,華銳風電還將注意力集中在存量市場上。

該華銳風電高管表示,此次調整的目的將高度集權的管理組織機構向扁平化、高效化調整,精簡機構,優化流程,提高各級機構的自主經營權,最大化減少各系統間業務交叉現象,提高公司運行效率和活力。

林伯強也表示,對于目前的華銳風電,縮小擴張規模是必須的手段。“還可以考慮將產業鏈向下游移動,和別的公司合作辦風電場,緩解產能過剩的現象。在林伯強看來,華銳風電的主要業務是在國內,所以風電市場的回暖時間也不會過長,風電市場好起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華銳風電的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