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由于在平時的實驗活動中,未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不注意操作安全或者不按教師的要求進行實驗。比如在教學溫度計的使用一課時,有的學生在測量時,你爭我搶,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致使在爭奪中使溫度計打碎;也有的學生在測量時,未按要求使用,將液泡與燒杯壁相碰,致使液泡被碰破;還有學生在實驗時,不遵守紀律,只圖好玩、新奇,使一些玻璃儀器在打鬧、玩耍中遭到破壞。
為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還要加強學生的常規性訓練。沒有健全的賠償制度加以約束。由于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當學生把玻璃儀器損壞后,一概不要求學生賠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認為,損壞儀器與否都不會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利益損害,所以在實驗活動中,他們常常不加注意,從而造成儀器的損壞。有的雖然賠償,但金額不大,對學生沒有多大刺激,根本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警惕性。因此,實驗室必須制定完善的賠償制度,并且嚴格執行,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實驗時學生過分緊張,也是造成玻璃儀器易打破的一個原因。許多老師為了避免事件的經常發生,常常在實驗前謹小慎微,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注意要求,而且還附加上損壞一件賠償等威嚇性的話語,學生在實驗中,由于受此因素的制約,生怕破損事件的發生,災難會降臨在自己頭上。然而,常常事與愿違,過分緊張往往造成不自然的操作,造成玻璃儀器的破碎。
學生缺乏經常性的訓練。有的教師在平時不注意開展分組實驗,學生缺乏經常性的訓練,很少有采用玻璃儀器實驗的機會,對儀器的認識與使用很陌生,當真正親自動手時,便容易手足無措。如在用試管做水的沸騰實驗時,有的學生一看見水蒸氣沖出管口便六神無主,在慌亂中將水灑落在酒精燈上,造成酒精燈火焰的爆破,從而打破儀器。針對以上造成玻璃儀器損壞的種種原因,我們在平時教學及實驗管理中,要認真分析在實驗中發生的意外事件,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盡量把儀器的破損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