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可以與人類溝通嗎?大多數人都會回答那是幻想。最近,在浙江大學機器視覺實驗樓的迷宮現場,就親眼目睹了這一幕:視覺超弱的大白鼠,竟然“讀”懂了左行的箭頭,乖乖左轉,似乎還“聽”懂了“向前”的人聲,低頭嗅地前進。這一現象奧秘在于“生物智能與機器視覺融合”混合智能結果。
大白鼠可以聽懂人話
浙江大學機器視覺實驗樓迷宮現場,大樓林立、綠樹成蔭,還有小橋流水。這一切,都“裝”在乒乓球桌大小的沙盤里。這個沙盤,就是特地為大白鼠而打造。沙盤道路縱橫,在岔路口擺上紅色的左轉箭頭,大白鼠還能“讀”懂交通標志?答案是:絕對可以。左轉、左轉、再左轉。每看到一個箭頭,大白鼠就乖乖執行。直到出現湯姆克魯斯的頭像,大白鼠直沖而去,完成了“主人”布置的任務。
在大白鼠完成這一路徑的過程中,似乎無人手動操控。可是,這怎么可能?大白鼠怎么會讀懂人類的交通標志和人臉?難道湯姆克魯斯已經帥到可以征服精靈鼠小弟?
大白鼠的神奇之處,還不僅于此。“前、前、左前。”一位戴著眼鏡的男生手持麥克風指揮著。另一只大白鼠緩緩地向前爬著,“聽”懂了“人話”。不過,有時,它還不太情愿。停下來,拿起小爪洗臉,磨蹭著不肯走。
大白鼠為什么這么乖?
大白鼠能夠這么乖,是因為生物智能與機器視覺融合,你們看它頭頂上的粉色蓋頭和身上背包,粉色的圓形蓋頭上,插著不少電極。它們與植入大白鼠腦中的芯片電極相連。芯片將大白鼠的腦信號反饋給電極,實時轉換成計算機語言。同時,計算機可發出指令,芯片又自動將其轉換成大白鼠的語言,刺激相關大腦神經區域。
在大白鼠出發前,計算機交代它兩件事:按箭頭行走、找到湯姆克魯斯頭像。于是,大白鼠開始出發找尋。但即便大白鼠走到箭頭和頭像面前,它又如何自己找到目標?畢竟,這是人類世界中的語言。而這就得依靠大白鼠身上的背包。背包中,裝了MV攝像頭,相當于大白鼠的“眼睛”。此外,還有無線接收器,與電腦進行實時的信息傳輸。當MV攝像頭掃到箭頭時,會自動將情況反饋給計算機,計算機隨即發出指令,而大白鼠腦中的智能芯片又將其解讀成腦語言,刺激大白鼠相應的大腦皮層。于是,大鼠就乖乖地左轉。
腦機融合新突破,即將應用到殘障康復等領域
這一系列的反應與轉換,所需時間僅不足半秒。可轉換過程卻相當復雜。如何實現自動轉換,中間不需人為干涉?計算機智能與大白鼠的行為,如何實現無縫對接?這一切的探索,浙江大學課題組花了近一年。
意念又如何實現控制?“浙江大學教授吳朝暉解釋說,“ 意念反映給芯片,芯片發出指令給假肢”。同樣都得依賴假肢,但意念控制卻使假肢靈活得多。這一科研新突破,如真正投入應用,可用于救災搶險。地震救援時,有些地方人下不去,可以讓裝有芯片的動物下去執行任務。
另外,據現場記者了解:浙江大學能夠在短時間內科研獲得新突破,還得感謝國內機器視覺廠家維視圖像(Microvision)大力支持,科研中廠家幾次派技術人員到現場調試MV攝像頭、采集卡以及視覺信息處理軟件,在他們的幫助下,獲取的信息得到有效處理,縮短了科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