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電力去年5月發布重組方案,與大股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置換資產。交易完成后,公司徹底剝離發電業務,并將資產出售所得現金全部用于發展環保產業。九龍電力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持續加大科技投入,通過引進新技術、產學研合作、自主研發等多種形式,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公司環保產業發展。
該公司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制定了“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并每年滾動修訂,將“科技研發工作”納入企業年度綜合業績考核指標體系,指導科技創新工作開展。進一步加大了科技資金投入,從2010年的2000多萬增長到2012年7800多萬,計劃2013年科技投入將突破1億元;同時對科技資金投入采用專款專項管理,保障科技創新資金有效投入。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檢測實驗平臺建設,在原有兩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和一個工作站以及合川原煙氣實驗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新的科技創新平臺及實驗和檢測平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研發實驗平臺。
同時,該公司注重與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合作,不斷優化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開發機制,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縮短科研開發進程,降低科技研發成本。通過試點建設、項目示范、全面推廣應用,進一步加快研發技術向實際應用的進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環保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提升行業科技影響力。
據了解,九龍電力的環保業務目前已拓展到脫硫工程總承包、脫硫特許經營、脫硝工程及催化劑制造、水務、核電環保等領域,業務布局基本形成。環保業務已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
日前,九龍電力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參加公開招投標方式與貴州西電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貴州西電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發電廠300MW#1機組煙氣脫硝改造工程EPC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為6874萬元。公司表示,這有利于提高該公司脫硝工程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
自去年二季度國家發改委明確了脫銷電價為0.008元/千瓦時的標準后,脫銷工程市場出現迅速增長。而相應的,由于脫硫機組逐漸安裝到位,脫硫工程業務出現下降。根據九龍電力2012年報,其去年脫硝工程業務收入已占總工程收入比重達50%以上。
九龍電力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環保部要求,國內電廠這兩年還有一個快速放量的過程,而今年公司的脫硝工程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至60%以上,成為環保業務收入的最大來源。而脫硫工程今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新建機組的工程建設;二是針對老機組的技術改造。此消彼漲總體衡量,公司的環保工程業務收入較去年還會保持穩定的增長。
九龍電力是我國較早介入火電廠煙氣脫硫領域的上市公司,其控股子公司遠達環保是我國首批脫硫特許經營的專業脫硫公司之一。“公司出售電力相關資產方案實施后,發行人將逐步從電力和環保業務為主營業務逐步轉型為以環保產業為單一主營業務的模式,未來公司將以脫硫業務為核心,加快發展脫硝業務、水處理業務,并關注核電廠核廢業務領域等新業務領域。”公司人士表示。
目前,該公司自主開發的12項核心技術已全部實現了在生產和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已編制完成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5項,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攻關計劃58項;牽頭組建了中國“脫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同時為國內、外環保技術人員提供專業培訓3000余人次,為企業在電力環保產業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對于2013年的工作安排,公司表示,將重點在完善業務布局、壯大產業規模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方面下功夫。第一,在做好集團內環保工程服務的基礎上,加大集團外、非電和海外市場拓展力度,擴大特許經營業務規模,力爭在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特許經營模式方面取得突破。推進水務業務快速發展,培育和發展節能業務,進一步完善業務布局,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第二,推動環境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和功能完善,加快燃煤電廠PM2.5細微顆粒治理、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重點開展新型雙循環高效脫硫技術及裝備的研發與示范等課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