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事件:
路透社報道,5月8日歐盟執委會同意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面板征收懲罰性關稅。一旦執委會在官方日志上披露此決議,則此關稅將在6月6日生效,平均稅率將為47%。
但初裁征稅決定并不會導致與中國當局協商解決方案的大門關閉,中國當局在12月前仍可以通過協商來避免最終可能實施最多五年的征稅決議。
觀點:
1)出口渠道正式受阻,預計國內企業需面臨5GW的需求下滑,庫存滯銷,行業整合將因此加快。
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在35GW左右,其中歐洲約占30%。高達47%的稅率將使中國企業完全喪失競爭優勢,預計至少損失5GW的市場。同時預訂銷往歐洲的庫存滯銷,將沖擊到現貨價格。
2)部分出口至歐洲的光伏產品面臨追溯性征稅,企業業績可能追溯下調;自2013年3月5日起,中國輸往歐洲的光伏組件及主要部件需在海關登記。到目前為止,這兩個月期間的銷售都將追溯性征稅,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3)國內的扶持性政策可能加快出臺光伏的補貼電價政策、行業準入標準、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科技補貼等政策可能因此加快出臺,以保護優質企業,避免行業硬著陸。
4)不確定性:終裁前仍有協商的可能,貿易沖突升級是潛在風險在歐盟的年底終裁之前,雙反仍可能在“是否征收、征收范圍、稅率水平”等方面,進行協商。同時如果貿易沖突升級,中國通過多晶硅雙反進行反制,則會在短期推高硅價,并進一步利空國內的中下游企業。
投資建議:
我們依然認為,即使是樂觀的結果也不會使行業反轉,復蘇仍需經歷整合。
繼續規避中游制造型企業,關注國內市場的政策受益者:陽光電源。
風險提示:政策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