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投資增速下降的影響已充分體現:智能電網板塊2012年總收入同比增長9.5%至1,832.75億元,增速同比回落5.3個百分點;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2.9%至83.80億元。整體毛利率略有回升,同比上升了1.06個百分點至20.9%。
季度業績出現好轉,符合預期。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季度,板塊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5.0%、48.3%。我們初步判斷,板塊季度盈利拐點已于2012年四季度得以確認。業績轉暖的主要原因有:1)板塊整體業績于2011年四季度已現寒意,拉低同比基數;2)部分細分市場招標價格出現一定回升,助推毛利率改善;3)諸多上市公司積極調整產品與業務結構,挖掘和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4)部分上市公司在供應鏈管理、費用管控等方面的經營水平有所提升,利好盈利改善。
業績分化明顯。2012年,80家上市公司中,44家盈利同比上升或扭虧,34家盈利下降,2家虧損;前10家盈利最多的上市公司合計貢獻了62.4%的行業凈利潤。2013年一季度,79家上市公司中,50家盈利同比上升和扭虧,22家盈利同比下降,7家虧損,但業績同比改善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數。
板塊面臨來自傳統市場供需矛盾加劇的挑戰。我們判斷,未來2~3年電網投資建設將延續低增速甚至負增速的局面,投資總量疲弱,將致設備制造商市場競爭加劇。此外,基于量化分析,我們推測,2011~2014年,智能電網板塊將經歷新增產能逐步投放的高峰期,持續擴張的產能需要更多訂單消化。未來2~3年,并購、資產注入等外延式擴張,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或為板塊總收入帶來超預期空間。
上市公司積極謀變,對策多種多樣:1)借助產品開發與業務模式創新,調整原有業務結構;2)通過海外產業投資、“借船出海”、海外制造等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3)發展戰略合作伙伴謀求共贏;4)豐富產品線,延伸產業鏈,嘗試多元化經營;5)涉足采礦、金融、化工等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等等。
中報業績預增概率高,維持板塊“增持”評級。我們認為,未來2~3年,自身修煉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或多過行業投資之影響。建議重點關注估值合理、業績兌現風險較孝成長穩津業績彈性較大的標的,比如:國電南瑞、思源電氣、森源電氣、萬馬電纜等。
風險提示:1)未來市場景氣度或低預期;2)優惠政策存變動風險;3)部分重點工程存延后風險;4)營業外因素難以準確預測;5)各公司新業務拓展或不達預期。(華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