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關鍵在“轉”,核心在“升”,目的則在“增效”。河北鋼鐵集團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具有行業特色、河北鋼鐵特點的轉型升級新路子:這就是以做強鋼鐵主業為核心,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相關產業有限多元的經驗做法。
從正在興建的曹妃甸、黃驊港的物流園區,到即將啟動的華北最大的鋼材電子商務中心,再到如火如荼進行的宣工技改現場……行走在夏日的河北鋼鐵集團,處處可見鋼鐵產業鏈條上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
“把企業的價值實現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將資源向價值高的環節集中。這種全產業鏈模式,提高了集團經營效率,提升了集團整體發展水平,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義芳告訴記者,從單純產能擴張轉向全產業鏈優化提升的發展理念,已成為河北鋼鐵集團效益增厚的重要支點。
創新盈利模式,布局全產業鏈
鋼鐵產業鏈條上下游的“梗阻”已經嚴重制約產業的發展。一方面,上游的鐵礦石價格在全球壟斷格局下保持剛性,而且,隨著資源、能源價格及稅收、分配制度改革政策陸續出臺,煤、電、水、廢鋼等原燃材料及人工、資金等要素成本還將繼續上漲;另一方面,下游用鋼需求強度持續下降,特別是房地產、汽車、造船行業增速急劇下滑,鋼鐵產品供求矛盾進一步突出。要突出重圍,就必須打破上下游產業鏈的“梗阻”,把原先企業上下游買賣協同關系提升到戰略協同高度。
創新商業模式,成為河北鋼鐵集團的當務之急。
河北鋼鐵集團果斷決策,圍繞產業鏈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上游供應和下游營銷,深化整合。
隨后,河北鋼鐵集團打出一系列組合拳。2008年7月,集團國際貿易公司成立;9月,集團礦業公司掛牌成立;2009年1月,集團銷售總公司、采購總公司相繼成立。
不同產品線之間的功能實現整合,戰略協同效應立即顯現。
資源掌控方面,2009年11月,河北鋼鐵集團掌控年采選鐵礦石4200萬噸亞洲最大鐵礦山———司家營鐵礦;第二年,獲得華北地區最大的淶源有色資源基地;第三年,掌控國內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馬城地下礦山。截至2011年,河北鋼鐵資源掌控量3年翻了四番,從成立之初的8.9億噸猛增到50億噸。采購方面,大采購戰略穩步推進,供應鏈競爭力不斷提升。國有大礦直供比例大幅提升、鐵路運力不斷增加、供應商結構持續優化,市場話語權和資源掌控力進一步增強。國有大礦煤炭年供應量由整合初期的960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1455萬噸,增幅達到52%,降低采購成本50億元。時至今日,河北鋼鐵集團資源板塊麾下19個全資、控股和參股礦山分布在全省6個城市及內蒙古自治區。國內鐵精粉產量達到700萬噸。
要實現對上游資源的充分掌控,除了增加國內鐵礦石資源掌控量外,還要加快海外開礦步伐。
7月7日,河北鋼鐵集團認購加拿大阿爾德隆鐵礦公司旗下佳美鐵礦部分股份的交易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登記。這標志著該集團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走出去”項目獲得國家認可。該合作項目投產后,年可生產品位為65.5%的磁鐵燒結精粉800萬噸。
“‘十二五’期間,我們每年將新增500萬噸的自給量,到‘十二五’末,精礦產能達到3500萬噸,自給率達到40%以上,加上國內鐵礦石供給,外礦依存度將有效降低,這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王義芳說。
向下游延伸方面,今年3月13日,中國五礦、中國中鋼、中國中鐵等41家大公司與河北鋼鐵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同額占總銷量的20.73%。
“實現由材料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變,把戰略合作做為整個‘大營銷’中一個重要的手段,是河北鋼鐵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王義芳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用戶的品牌忠誠度,延伸企業價值鏈。”
2012年,河北鋼鐵集團板材直供比例將達到50%以上,新品種銷售達到60%以上,產銷率、貨款回收率確保雙雙達到100%。
圍繞鋼鐵主業,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河北鋼鐵集團找到了實現產業突圍的一條正途。
有限多元,確立三大定位
目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同質化競爭的微利時代。為應對競爭,河北鋼鐵集團組建之初,在做強做精鋼鐵主業的同時,也在謀劃多元化經營,他們將其稱為“有限多元”戰略。
“有限多元”,就是在涉足非鋼產業方面謹慎決策,把握好與鋼鐵主業的相關性、協同性,突出重點,不求多但求精,對不熟悉、沒有足夠人才支持的產業決不輕易介入,避免步入盲目多元化發展的陷阱。
在河北鋼鐵集團調研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志能說,“非鋼和鋼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桶來形容,上下游各個業務板塊是桶的木板,物流、金融等服務行業是桶的箍,一個桶如果沒有相對牢固的箍的話,是盛不了水的。”
河北鋼鐵最先鑄牢的“箍”是從金融板塊開始的。
依托財達證券、財務公司和海外投融資平臺,積極拓展金融服務業,是河北鋼鐵集團實施有限多元戰略、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的戰略部署。2011年,面對國內證券業持續低迷的嚴峻形勢,財達證券不斷提升經紀業務水平,再次被評為A類券商,成功涉足期貨領域,成為功能完善、具有明顯區域優勢的綜合類券商,營業網點已增加到102家。同時,河北鋼鐵集團依托河北鋼鐵(香港)國際貿易公司、國際控股公司,加強海外投融資和貿易平臺建設,海外貿易額超過249億元,累計完成外匯融資70.28億美元,資金運營創效7.81億元人民幣。
成立財務公司是該集團發力金融產業打出的又一記重拳。自組建以來,河北鋼鐵集團資產規模迅速聚集,2010年,資產總額達到2820億元,現金流入流出量3300多億元,但因沒有財務公司這一金融平臺,致使資金在集中、統一協調使用上存在一定障礙。去年10月,注冊20億元的河北鋼鐵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獲準籌建。
“籌建財務公司,正是著眼于外部發展趨勢和內部發展戰略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集團以鋼為主、有限多元戰略的一部分。”王義芳表示,成立財務公司后,不但可以加強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提高整個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內部成員單位提供優質的財務管理服務,還將為集團構建起更廣闊的投融資平臺。
今年1月9日,河北鋼鐵集團與河北港口集團簽約,雙方在黃驊港綜合港區分別建設年吞吐量5000萬噸的專業化礦石泊位和2000萬噸的通用散雜貨泊位。此舉標志著河北鋼鐵集團實施有限多元戰略又邁出重要一步。
“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成熟的營銷網絡,發展物流產業已經具備非常成熟的條件。”王義芳列出這樣一組數字:河北鋼鐵集團每年消耗7000萬噸鐵礦石、3000多萬噸煤炭;年貨物運輸量達2億噸,日均60萬噸,每天需要1萬節火車皮。據不完全統計,河北鋼鐵集團成立4年以來,僅降低物流和港口費用一項就高達20多億元。
4月7日,投資86億元的河北鋼鐵集團曹妃甸綜合物流園區項目正式開工奠基。河北鋼鐵集團培育壯大現代物流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河北鋼鐵集團將利用華北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加快實施黃驊港和曹妃甸兩大港口物流園區建設及臨港產業發展,投資100多億元打造華北地區最具競爭力、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的現代物流企業。
出于全產業鏈優化戰略布局的考慮,為更好地利用工程機械制造行業與鋼鐵行業高度關聯的特點,河北鋼鐵集團于2010年7月正式托管主打生產推土機和裝載機的宣工公司。進軍裝備制造產業,成為該集團繼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板塊之后打造非鋼產業的又一強力支撐。
托管后,河北鋼鐵集團充分發揮整體資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先后投資4.26億元對宣工進行技術改造,推動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11項適用新型專利、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獲國家受理,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電控推土機SD7,傳動系統采用新型電液控制替代了傳統的機械液壓控制,填補了國內空白。今年6月初,在俄羅斯國際建筑及工程機械展覽會上,河北鋼鐵集團展出的SD7高驅動推土機和TY165-2推土機受到客戶的青睞,現場即簽訂18臺推土機銷售合同和15臺意向合同。現在宣工已經成為排名國內第二的推土機銷售企業。
在宣工西山工業園區技改現場,王義芳向記者介紹:“‘十二五’期間,河北鋼鐵集團將加大裝備制造業發展力度,投資28億元,以宣工機械為重點,提升工程機械、冶金礦山機械、環保機械三大領域競爭力,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60億元,發展成為全國最有行業影響力的重型機械成套設備制造企業。到‘十二五’末,三大板塊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400億元。”
“有限多元”正在成為河北鋼鐵集團的一個重要支撐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