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力電子公司都擁有自己的產能

時間:2013-05-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電力電子領域,情況并不是這樣。在功率半導體行業,無晶圓的業務模式并不像MEMS領域那樣常見。例如,大多數的電力電子公司都擁有自己的產能或用于生產硅芯片的工廠。

19世紀70年代,半導體業內盛行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大多數公司都是擁有制造、設計、IP和市場營銷的半導體IDM廠商。那時,制造技術的革新很快,對新工廠的需求迫切,直接導致了資本支出的增加,半導體公司渴望積極的投資回報率,因此,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低成本的業務模式----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增加制造服務項目。

19世紀80年代,第一家純代工廠出現,十年后,無晶圓業務模式產生。根據全球半導體聯盟(GSA)數據表示,到2011年,全球共有1800家無晶圓廠。

然而,在電力電子領域,情況并不是這樣。在功率半導體行業,無晶圓的業務模式并不像MEMS領域那樣常見。例如,大多數的電力電子公司都擁有自己的產能或用于生產硅芯片的工廠。根據法國市場調研公司YoleDéveloppement報告,2012年MEMS無晶圓廠商擁有4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而在電力電子領域,這個數字只有不到3千。是電力電子太特立獨行了嗎?

“在電力電子行業已經有了不到10家真正意義上的無晶圓公司。這一現象是由制造技術中GaN和SiC晶圓等新材料的引進導致的。新產品已經開始商業化了,如在光伏逆變器中使用這些新材料。YoleDéveloppement目前正在研究電力電子產業以便明確下一步將會怎樣發展。”YoleDéveloppement的分析師AlexandreAvron表示。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力電子領域的那些玩家們都只關注硅晶圓。但是現在整個電力電子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電力電子公司們正在研發一種基于“非硅”制造技術的解決方案。然而,這樣的革新是需要巨額投資的,為了降低成本,一些公司決定將自己打造為“無晶圓廠”并與大的晶圓廠達成合作,來生產需要的組件。

可見,電力電子行業并不是特立獨行的,無晶圓業務模式正在這一領域變為現實。這也說明電力電子公司引進新的組件和擁抱技術革新的機會到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