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森數控——讓國產機床自主“思考”

導語:大森數控讓國產機床自主“思考”

在我國機床產業布局中,擁有沈陽機床、大連機床兩大企業的我省機床產業,是我國中高檔數控機床的主產區之一。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機床企業生產出來的“鋼筋鐵骨”,只有在安裝上產自國外的控制軟件后,才能夠靈活自如地行動,就連沈、大兩家頗具實力的機床企業也沒能例外,國外軟件曾經牢牢占據著國產機床的“大腦”。 然而近段時期,伴隨著我省一家員工只有百余人的“小企業”所發出的一系列震驚世界機床業界的“大動作”,過去的一切已經發生了徹底轉變。依靠這家企業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國產數控機床、尤其是中高檔數控機床已經能夠自主地進行“思考”了。 這家“小企業”,就是大連大森數控技術發展中心有限公司。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中,大森數控曾經數次技驚四座。在春天舉行的北京“第十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裝備大森數控自主研發的DASEN-18五軸聯動數控系統“大腦”的一臺五軸立式加工中心,受到了國內外參展商的高度關注,成為展會焦點。秋天,大森數控榮獲了國家發改委授予的“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榮譽稱號。初冬,經國家版權局批準,大森數控研發的“DASEN-18型五軸聯動數控系統軟件V1.0”,獲得了一份意義非同尋常的軟件著作權…… 由“身”到“心”,國產數控機床由此邁上了一條完全自主化發展的創新之路。 攥緊知識產權這條“生命線” 去年11月6日,經國家版權局正式批準,大森數控取得了五軸聯動數控系統DASEN-18的軟件著作權。據有關人員通過信息檢索了解到,截至去年11月13日,在國家版權局公布的五軸聯動著作權登記中,同時具備RTCP功能、螺旋插補、樣條插補功能和車銑復合功能的,僅大森數控一家。這標志著大森數控的數控系統研發能力,已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機床,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數控系統是其核心部分,并且五軸及五軸以上聯動數控機床系統,代表著機床制造業最先進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數控系統的研發能力,反映了一國工業發展水平狀況,關系到國民經濟安全,對現代國防裝備制造業同樣至關重要。 “把數控搞上去,能夠和國外大公司平起平坐,不被人瞧不起”,是楊玉洪窮其一生的事業追求。自1995年創立以來,大森數控始終視技術創新為生命力。從第一款產品DASEN-Ⅰ型系統到現在最新的DASEN-20型,產品性能始終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為什么企業一定要有自主知識產權?面對記者的疑問,大森數控董事長兼總經理楊玉洪斬釘截鐵地說:“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如果仍然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就會面臨生存的巨大壓力。”實踐證明:如果企業仿用別人的技術,或許可以取得一時的發展,但長久下去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采用合法途徑購買別人的技術,必然在技術先進性上受到限制,或在價格上受到控制,導致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由此可見,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取得自主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中必須攥緊的一條“生命線”。 不斷創新,使大森數控的生命力不斷增強。經歷十余年的發展,大森數控先后研制開發出16種數控系統、2個系列15個型號伺服電機和2款機器人刺繡機,在中國的數控市場上成功地打響了“大森”這一民族數控品牌。自成立至今,大森數控已累計推向市場36000余套數控系統;并于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數控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和“中國數控市場第一品牌”。 探索創新的全球化路徑 自主創新,切不可閉門造車;因為創新行為如果失去效率,也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搞研發,一是要舍得投入,二是要選擇正確的路徑。”楊玉洪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在選擇研發路徑時,大森數控另辟蹊徑。在我國數控系統產品市場主要盤踞兩大國際品牌———日本的法那科和德國的西門子。楊玉洪敏銳地意識到,在日本和德國必定有著大量成熟的數控系統開發人才,何不借用“外腦”,在堅持技術主導權的基礎上,走一條全球化設計和全球化開發之路。 為此,大森確立了“瞄準國際前沿,跟蹤國際動態;只求人才所用,不求人才所有;寧讓開發利潤,不讓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原則。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這種國際化的創新模式大大地提升了自主創新的效率。 為實現“瞄準國際前沿,跟蹤國際動態”,大森在國內和國外同時搭起先進技術平臺,進行一步到位的技術開發。在日本,大森設立全資公司———DDS日本株式會社,負責產品研發,同時跟蹤國際數控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在德國,大森與德國知名企業簽署協議,共同建立由大森控股的大森數控研究院,著力提升和發展公司的后續技術。在國內,大森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組建機床伺服驅動器合作研發機構,開展專項技術攻關;與國內機床廠家合作,整合技術資源,根據廠商技術要求,聯合開發數控產品。 數控技術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綜合性技術,對研發人員的要求很高,不僅需要掌握多學科知識,而且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大森在研發過程中的不拘一格,緊盯國際高端人才,“只求人才所用,不求人才所有”,突破了人才使用上的瓶頸,從而使大森數控的技術實力和研發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然而,與在人才資源開發利用上的靈活度相反,大森在知識產權歸屬上固守“寧讓開發利潤,不讓知識產權”的原則,寸土不讓。“不搞無知識產權的產品,在知識產權問題上沒有商量的余地”———楊玉洪對知識產權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經過實踐,大森數控全球化設計和全球化開發的創新路徑獲得了極大成功。十余年間共開發了12種數控產品,獲得了9項國家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大森開發的嵌入式數控系統和全數字智能交流伺服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發的高分辨率伺服電機、同步主軸等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填補了國內空白;投入1800多萬元研發的DASEN-18五軸聯動高檔數控系統,不僅擁有源代碼,而且取得了軟件著作權,被業內譽為具有“對打破國外中高檔數控產品在我國壟斷地位的里程碑意義”。 做行業前沿技術的追蹤者 當前,世界先進數控技術正朝著智能化、網絡化、集成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機床制造技術向著高速化、高精度化、復合化、智能化、開放化、并聯驅動化、網絡化、極端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從數控機床市場來看,由于數控技術在機械制造工業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上數控機床迅速增加。日本機床產值數控率已達70%至80%,個別工廠已達90%以上;而與此相比,目前我國機床數控率還不到10%。由此可見,我國數控機床的需求量將不斷加大,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目前,我國數控系統市場70%至80%的數控系統仍被國外品牌占據,國產數控系統任重而道遠。 在此背景下,楊玉洪認為,中國的數控產業不能安于現狀,應該抓住機會不斷發展,努力發展自己的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訓力度,提高企業綜合服務能力,努力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與此同時,要力爭早日實現數控機床產品從低端到高端、從初級產品加工到高精尖產品制造的轉變,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是我國數控機床大發展的時期,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發展國產數控機床,制定了國產數控機床的發展規劃,并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預計到2010年,國產數控機床在國內市場上的比重有望達到50%。 立于國產數控機床的發展潮頭,大森數控為自己的創新行為制定更高的目標:即在“十一五”期間研發高速、高精度、高檔數控系統,與世界同步跨入高速、高精度的數控機床新時代。 據介紹,大森將在研發數控系統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瞄準數字式、納米級、環保,以及小型化(體積做成筆記本大小)的方向不斷發展;并努力實現與之相配套的同步主軸系統和直線電機的國產化,形成自我配套能力。預計到2010年,大森中檔以上數控系統年產量可達25000套,完成銷售收入8億元,中檔以上數控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到30%以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