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上午8點02分,四川省雅安蘆山縣發生7級地震。突如其來的地震震碎了本來應該平靜的周末。在地震突發的最短時間內,微博上首先傳出了地震的消息。
根據新浪微博網友提供的數據顯示:
8時03分,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布自動測定消息,測到8時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附近(北緯30.1度,東經103.0度)發生5.9級左右地震,但說明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
8時06分,成都晚報官方微博發布“地震了?嚇死了!”,是第一家發出地震消息(但不確定)的官方媒體;
8時07分,成都微博用戶“@要致富走夜路”發微博“四川成都剛發生地震,震感強烈”;8時08分,雅安蘆山縣微博用戶“@meaningless-批話多”發微博“我以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蘆山縣!我家房子已垮!”,是第一個從蘆山縣發布微博宣布地震的網友;
8時08分,新華網快訊發布四川雅安5.9級地震的消息,是最早發布地震消息的全國性媒體。
在地震發生15分鐘后,正在化妝間準備婚禮的雅安電視臺主持人陳瑩用拍攝婚禮的攝相機,身著婚紗直接出現在鏡頭中,第一時間播報了災情。
地震發生18分鐘后,各種救援動員開始。
在地震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最短時間內,互聯網無疑擔當了最重要的信息發布平臺,在地震現場的網友充當了地震最新信息發布者的角色,微博也成為自媒體重要的發布平臺。
電視臺雖然是目前最官方、最可靠消息的來源,但是因為專業記者的調集、攝備的搬運、欄目的調整等等原因,時間上明顯落后于互聯網。
直到4月20日上午10:30分,四川衛視才開始“雅安蘆山地震特別報道”,筆者隨手按了一圈搖控器,此時重慶衛視、遼寧衛視、江西衛視、山東衛視、貴州衛視、CCTV8等電視臺都在播放電視劇,于是筆者將對地震前方的消息播報鎖定在了四川衛視。
電視與微博穿插聯合播報
在前方記者還未到達地震現場,無法獲取第一手信息的情況下,四川衛視采取了主播間與微博控制室聯合播報的方法,以微博發布的最新消息為線索,向觀眾傳達各種求救、找人信息和地震的最新進展,也為電視臺后續的實地追蹤采訪安排出了大致順序和路線。
主播間報道中央、四川省的各種批示和采取的營救措施,微博控制室提供最新動態,電視臺有效地借助了互聯網快速、實時的優點,而每一個微博發布者此時都成為了現場的記者,他們的信息通過電視臺播放到千家萬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新媒體在突發災難面前,互相借力,緊密配合。
此時觀眾的了解重點,偏重于微博控制室,此時觀眾最想了解的,是前方的動態和數字。
直到4月20日下午時分,隨著專業記者趕到現場,四川衛視形成了電視主播、微博配合、聯線現場的三位一體的報道。上午微博提供的各種求救線索和事件,現場記者都進行了后續的追蹤,微博發布者與電視臺記者完美地進行了任務的交接,例如地震寶寶的后續報道、救災途中墜入崖下河里軍車的報道、寶興縣孤島的報道、災區寫生學生順利返家的報道等等。
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新媒體在突發災難面前,可以這么說,前12小時互聯網新媒體完勝,后12小時電視傳統媒體完勝。
微博提供線索電視及時關注追蹤
電視臺派出的記者力量是有限的,而互聯網上分散在各地的社會力量是無限的。四川衛視根據微博提供的前方線索,有效的對事件進行了追蹤報道,這是社會力量無法做到的,卻使電視臺有限的力量用在了刀刃上。如前面提到的震寶寶的后續報道、救災途中墜入崖下河里軍車的報道、寶興縣孤島的報道、災區寫生學生順利返家的報道以及生命通道爆破打通報道等等。
線上線下緊密配合電視臺得到信任
筆者看到,在這突發事件的緊要關頭,一些要為災區出一把力量的團體,實現了與電視臺的線下互動,例如成都一家大型機械廠商,想把挖掘機無償開往災區提供幫助,而現場也施救工作也需要這樣的挖掘機,與是廠家聯系到四川衛視,希望電視臺能幫其找到相關途徑,有序的進入災區。
也有網友打給電視臺電話,主動傳遞災區現場的消息,比如血站血液緊缺,帳篷、食物、藥品的緊缺,通過電視臺及時傳達,使后方的物資輸送和救援得以有序進展,由被動的關注微博獲取消息,到主動接到動態消息,電視臺以其覆蓋廣泛性、官方性、真實性和實時性,在突發事件面前得到了人民的信賴。
官方微博在突發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前邊提到,在地震發生后4分鐘內,成都晚報官方微博發布“地震了?嚇死了!”,是第一家發出地震消息的官方媒體,其實除了快速之外,像@人民日報、@四川衛視、@江蘇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等等官方媒體成為了網民獲取官方可靠信息的主要來源,各種重要的事件也來源于此,也是各家電視臺所主要關注的網上信息。
可以說,在這次四川省雅安蘆山縣的地震中,網方微博起來了舉足重輕的作用。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有競爭也有合作,互相依存互補,都是了解社會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渠道,包括紙媒在內,雖然它們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重大事件來臨時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是據筆者了解,很多紙媒也都派出記者前往災區,相信他們一定會在事件稍具平息時,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深度的、細膩的報道。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各種媒體的競爭不可避免,但是一定不是互相取代的你死我活的競爭,而是相互補充,經過市場的混亂,各種力量會各自爭取到自己的忠實讀者或觀眾,趨于有序。
災難無情人有情,相信災難會盡快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雅安,加油,我們與你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