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4月13日文章,原題:加州與中國合作減少污染和保護環境的8種途徑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是加州州長杰瑞·布朗近日中國之行的重頭戲。以下為雙方能夠合作的8個方面。
1.更清潔的燃料:中國承諾采用更清潔燃料標準,且在2017年實施。而加州的低碳燃料標準具有開創性,要求2020年燃料中的碳含量降低10%。
2.可持續發展社區:擴大人們步行、騎車和乘坐公交的出行范圍,將大幅降低污染并改善生活質量。加州的示范法推廣可持續發展社區,是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關鍵。中國正發展大量新的可持續發展城市,但尚未就此制定被廣泛接受的基準。
3.能源效率:加州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提升能效,使該州家庭電費較全美平均水平低25%,并避免新建30座電廠。中國的能源效率雖然明顯提升,但單位GDP耗能仍兩倍于世界平均水平。
4.可再生能源:2011年加州采用美國最嚴格的可再生能源標準。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但在推廣使用方面仍面臨障礙。
5.更清潔的電廠:按照加州實行的示范政策,公共部門的任何長期投資都要使用更清潔和更高效電廠的電力。中國也在探索降低依賴煤炭的方法。
6.綠色港口:加州是降低港口和海運污染的世界領導者。而海運排放是香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污染的罪魁禍首。
7.地區性空氣污染控制:雖然北京已實施中國某些最高級的能源策略,但仍遭受空氣污染的侵害。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部分污染物來自周邊省份。而南加州有機構擅長地區性空氣污染管理。
8.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計劃:加州的計劃使碳污染面臨代價,并要該州最大排放者承擔責任。中國7個省市已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深圳市場將于今年6月17日啟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