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將與城鎮化建設并行。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新一屆政府將在推行城鎮化的同時,會加強信息化建設,傳統機械計量設備無法滿足信息及時采集的要求,其智能化的推廣將是必然趨勢。
節約型社會要求智能化計量設備使用。從分時電價到階梯水價,再到分戶熱力計量,傳統的機械式計量設備無法滿足分時、分段計量的需要。
智能電表的推廣使用走在了其他儀表的最前端,1998年以北京為代表,在全國率先推出IC卡電表,避免人工抄表上門收費給客戶帶來的諸多不便;2008年美國正式提出智能電網的概念,隨后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開始在國內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并將智能電表改造以及自動抄表系統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期間國內智能電能表及自動抄表系統的相關制造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預計到2015年全國共約有45199萬戶家庭,如每戶都需安裝智能電表,到2015年全國累計需安裝5.11億只智能電表,其中更換需求為0.59億只。
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大約有3.4億戶家庭。如全覆蓋,國家電網公司至2015年需累計招標4.2億只智能電表。
其中,城市家庭需安裝1.89億只智能電表,農村家庭需安裝2.31億只智能電表。
截至2012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招標智能電表1.84億只。
專家預計,到2013年與智能電網配套使用的智能電能表安裝數量將達到7.6億只,到2020年智能電網將覆蓋全世界80%的人口。大規模的全球性智能電網建設將帶來智能電能表更廣闊的市場需求,也為我國智能電能表生產企業出口產品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
有專家預計,未來幾年智能電表的強勁增長態勢還將延續,而我國智能電表出口量也將持續上升。目前我國智能電表在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出口表現最為突出,南美也將成為出口新的增長地區。從國際市場來看,國外智能電網建設起步相對滯后,智能電表需求在2015年剛剛進入高峰采購時期,與國內市場形成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