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表為物聯網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巨大機遇

時間:2023-07-18

來源:千家網

導語:到2027年,全球智能電表連接數量將達到18億臺。因此,智能電表連接代表了蜂窩網絡和低功耗物聯網連接的重要機會。

  預計到2027年,全球將有超過18億個智能電表連接投入使用,智能電表連接為蜂窩網絡和低功耗物聯網連接帶來了巨大機遇。

  隨著能源價格飆升和淡水等資源稀缺,智能電表成為監(jiān)控和管理水、燃氣和電力消耗的最佳設備之一。

  智能電表和高級計量基礎設施(AMI)是智能電網的構建模塊。AMI是指收集和分發(fā)消費信息的系統。

  自2018年以來,許多地區(qū)強制安裝智能電表。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普及率超過99%。意大利自2006年起強制安裝智能電表,為更廣泛的市場樹立了榜樣。在英國,智能電表的普及率為98%。

  智能水表和燃氣表仍需廣泛部署。這為電信和制造商進入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Juniper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27年,全球智能電表連接數量將達到18億臺。因此,智能電表連接代表了蜂窩網絡和低功耗物聯網連接的重要機會。該報告預測,智能電表部署和使用的硬件、連接和服務收入將超過600億美元,高于2023年的410億美元。

  雖然在許多領域可以使用LoRaWan等專用低功耗廣域網(LPWAN),但蜂窩連接,尤其是使用LTE CAT-M和NB-IoT等物聯網服務,更適合在許多市場提供無處不在的接入。

  該報告的合著者Nick Maynard表示:“雖然智能電表在部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其性能取決于所利用的連接性。公用事業(yè)必須致力于為其所在地聚合最好的網絡,否則將無法獲得智能電表所能提供的好處。”

  在一些市場中,智能電力電表使用電網直接連接到公用事業(yè)。只要電力線和基礎設施能夠處理數據傳輸,這既方便又便宜。

  這僅適用于某些地區(qū)和某些類型的儀表。此外,煤氣表和水表不插入電源插座(通常配有電池),并且在停電期間仍可繼續(xù)工作。

  低功耗蜂窩連接為部署數十億個智能電表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LTE Cat-M和NB-IoT都不需要太多的電力來運行,并且可以在電池供電的傳感器、智能電表和其他連接設備中使用這些電力。這些設備通常可以運行數年而無需維護。此外,LTE-M和NB-IoT都提供了通往5G的清晰路徑,因為兩者都存在于新無線電的規(guī)范中。

  此外,LTE-M支持OTA更新。與更高的帶寬相結合,傳輸SIM配置文件和所需的更新使其更易于訪問。這在現場有大量設備,且讓技術人員執(zhí)行相關更新在經濟上效率不高的情況下特別有用。

  安全對于智能電表至關重要,ESIM提供信任根

  許多最新的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現在的智能手機都具有使用嵌入式SIM(eSIM)的蜂窩連接功能。eSIM不使用通常插入智能手機中的傳統塑料SIM卡,而是允許制造商直接將安全模塊放置在其設備的主板上,從而節(jié)省功耗并縮小尺寸。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使用eSIM技術的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將從2023年的2200萬增至1.95億。報告指出,在eSIM平臺中,變體“eIM”(eSIM物聯網管理器)的應用日益廣泛,這將推動未來三年的增長。

  嵌入式SIM提供與傳統用戶身份模塊相同的功能和安全性。初始信任根是在GSMA認證的工廠中預先編程的,并且運營商憑證被添加到主安全密鑰中。GSMA IoT SAFE(用于安全端到端通信的IoT SIM小程序)使物聯網設備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能夠利用SIM作為強大、可擴展、標準化的硬件安全性來保護物聯網數據通信。這為防止物理篡改提供了額外的保護,并允許交付經過認證的安全更新。

  目前,不同的半導體企業(yè)正在推出系統芯片(SoC)模塊,這些模塊可以通過編程來執(zhí)行智能電表的基本處理功能,包括必要的蜂窩調制解調器,并包含集成SIM卡(iSIM)上的用戶加密密鑰。iSIM的功能與eSIM完全相同,只是其集成到另一個芯片組中,從而節(jié)省了電路板空間、提高了性能并減少了組件數量。

  Sony Semiconductors的ALT1350就是一個例子。該SoC還提供基于蜂窩和Wi-Fi的定位。其緊密集成,可在單個芯片內提供功率優(yōu)化的并發(fā)LTE和GNSS,以適應各種要求嚴格的跟蹤應用。

  智能電表在應對能源和水危機中不可或缺

  智能電表還可以在優(yōu)化電網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實時測量用電量并將數據傳輸到中央數據庫,智能電表可以幫助公用事業(yè)更好地管理電力供應和需求,減少能源浪費,并提高電網的可靠性。智能電表的主要好處之一是其能夠支持需求響應計劃,以激勵客戶在高峰需求期間減少用電量,這有助于避免停電和其他電網可靠性問題。

  智能電表還通過提供更準確、更有效的方式來監(jiān)控和管理用水方式,在解決日益嚴重的水危機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智能水表可以幫助識別泄漏、減少浪費,并鼓勵消費者更有效地用水。

  蜂窩連接,尤其是NB-IoT、LTE-M和即將推出的NR-REDCAP等低功耗技術,可以在智能電表的部署和運行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智能電表需要持續(xù)的數據流來傳輸實時使用信息,并接收來自公用事業(yè)的更新和命令,這在連接有限或干擾程度高的地區(qū)可能具有挑戰(zhàn)性。

  隨著這些網絡的不斷擴展和發(fā)展,其使公用事業(yè)能夠管理能源網格,并促進更可持續(xù)的使用實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